“好像是誒...”
高媛媛仔細回味了一下,真的是這樣。
“不過,《颶風營救2》的劇情比第一部也弱了很多吧,全都在打鬥了。”
又關心起自家的電影來了,《颶風營救2》確實少了很多文戲。
“該拍的第一部都拍了,後面就向爆米花動作片的方向轉了。”
唐言也沒辦法,續集本身就不好做。
只要留著救女兒這一個主線,以及最核心的父愛,就夠了。
少了文戲,但是這一路上打過去,瞎子都能看得出父愛至深,又有第一部奠定的人設基礎。
“可是我看不少觀眾都在說,內容沒那麼豐滿了,會不會影響口碑和票房啊?”高媛媛還是有點擔心。
沒那麼豐滿...總不能拿第一部已經豐滿了的人設和內容,又在男主角身上重演一遍。
唐言笑笑:“沒事,就《十面埋伏》這個口碑,暑期檔基本上是十拿十穩了,正好慢慢讓觀眾習慣軍事動作片,遲早要往這上面走的。”
動作片,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點。
國內觀眾看多了八九十年代的香江動作、功夫片。
李小龍、程龍、李連結他們三位型別片巨星,發揚了動作型別。
可是也讓觀眾審美疲勞了,對動作片的要求越來越高。
看多了,就不稀罕了。
動作片想繼續生存下去,只能是軍事動作。
完了下面接《暴風行動》,林朝賢那裡新片估計也快上映了。
等他撲街了,讓他接力軍事動作片。
雖然這年頭老百姓還沒那麼自信,甚至普遍仰視外國。
地攤文學太多了,文人就愛輸出這一套。
不過不影響電影,看了就圖個痛快。
未來韓劇席捲中東,就是因為中東老百姓周遭戰火不斷,可以說非常不穩定。
所以特別嚮往韓劇裡的生活,人嘛缺少什麼就期待什麼。
男人腎不行,不都吃腰子,各種牛、馬鞭
現在民眾缺乏自信心,雖然不自信,但是骨子裡都希望自己能夠自信。
《颶風營救2》裡,艦隊在非我國領海的亞丁灣驅逐海盜。
更遙遠的非洲,我國大使館的武警路過,對遇到困難的同胞施以援手,打的僱傭兵落花流水。
就一個字!
痛快!
普通觀眾看完電影的感覺普遍都是這樣,吐槽的終究是少數。
哪像《十面埋伏》,有觀眾就大呼中了埋伏,失算了,後悔沒有先看《颶風營救2》。
當然也有好的地方,中國太好河山的精華部分被老謀子搬到銀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