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逃荒的第十八天。
深秋,草木蕭疏,秋風蕭瑟。
小魚兒窩在一堆乾草裡,眼巴巴盯著面前很稀,很香,冒熱氣的雜糧粥,抿緊了嘴唇。
“魚兒,你大些,禁餓,這粥留給弟弟吃。”
小魚兒嚥了咽口水:“娘,那你和爹年紀都比我大,為什麼你們也能吃?”
爹看了小魚兒一眼,垂下頭。
娘輕咳一聲,“弟弟們小,經不起餓,我和你爹年紀大,也經不起餓。”
所以,才六歲的小魚兒經得起餓,她識趣的低眉斂目,盯著露出一隻腳趾的鞋尖。
小魚兒窩在乾草裡又冷又餓,透過縫隙數星星。
星星很漂亮,一顆又一顆,大的亮,小的黯,飛來飛去,稀里嘩啦……輾轉許久才抵不住睏意,迷迷糊糊睡過去。
後半夜小魚兒餓的五迷三道,腹中猶如火燒,終於頂不住了。
“噓,輕點。”
“啊——嗚。”不知是大寶還是二寶,被捂住了嘴。
“阿月,咱們真的不要魚兒了?”
王月壓低聲音:“小點聲!咱們去找三舅,帶這麼多人三舅能樂意?再說,就這麼點糧食,橫豎她也不是親生的,養她六年,已是極大的恩情!”
“快走!”王月催促道,王有金嘆了口氣。
小魚兒好一會兒才從乾草堆裡爬出來,小小的身軀看著夜色中漸行漸遠的背影,紅了眼圈。
眨了眨乾澀的眼睛,小魚兒不想哭,可眼淚卻不聽話的流出來……
六年前,小魚兒是被放在木盆裡順流而下的嬰兒,被王家村打魚的村民撿到,成親多年,無兒無女的王有金兩口子,好心收養了這個棄嬰。
四年後,養母王月有喜,誕下一對雙胞胎,從此,小魚兒便失寵了。
但是荒年來前,他們沒短了小魚兒吃喝,還讓她跟著村上最有學問的老秀才識字,如今也是為了保住性命,才不得不將小魚兒遺棄。
小魚兒尊重他們的選擇,也理解他們的無奈,他們與小魚兒無親無故,卻養育她六年,小魚兒不怨他們。
“願爹、娘、大寶二寶,從此平安順遂,能過上頓頓有肉的好日子!”
小魚兒望向滿天繁星,認真地向老天爺祈禱。
待第一縷陽光透進來,小魚兒熟練的將乾草捆成一捆,用乾草擰成的繩子背起那一堆乾草,一個煮熟的土豆從草堆裡掉出來。
小魚兒彎腰撿起土豆,知道這一定是養父王有金偷偷留給她的。
她太餓了,一口氣吃掉半個。
深秋的清晨很冷,但有薄薄的一層霜,所以她要早早出發,循著路上的青霜舔過去,直到凍得舌頭髮僵,才覺得不渴了,但是,她是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兒,自己根本無法生存。
所以,小魚兒到處走,到處問,有沒有好心人家要小孩兒?大家紛紛搖頭,自己都吃不飽,誰會養一個吃白食的孩子?
強烈的求生欲讓小魚兒不死心,一路走一路問,問了五天,她的土豆也吃完了。
雲國北方,大旱三年,接著又遇到了蝗災,顆粒無收。
小魚兒聽老秀才唸叨過,朝廷多次派人賑災,奈何貪官當道,落到百姓手裡的糧食少之又少,活不下去的百姓只好朝著東、西、南逃荒。
王有金是逃荒的第二批人,聽人說,再晚一些怕是連樹皮都啃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