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表示要採訪一番,父子二人點點頭,帶著記者去休息室不提。
再說來來接手的這位,一上臺鼻子差點沒氣歪,原來書場裡的人竟然走空了大半,原本可以容乃200人的書場,雖然來人來人川流不息,但存量觀眾上百是常有的事情,今天倒好,剛才那對父子搞了點新花樣出來,導致聽客都一屁股坐死,知道散場才走,這樣一來,整個書場只有20人不到。
這位先生搖搖頭,反正說好說壞都差不多,人少還能清靜點。。。
今天晚上在回家的黃包車上父子二人幾乎都快睡著了,聽客實在太過熱情,父子二人唱到最後喉嚨都快啞了,平時說書是有說有唱,唱的累了,可以說會兒甚至在劇情中摻點水好藉機會休息休息,可今天都是實打實的在唱。
倒是趙阿福不錯,大概是看在五塊大頭的份兒上,叫了個小徒弟去隔壁萬壽堂中藥店買了幾分錢的胖大海,泡茶給他們送上去,才勉強支援下來。
散場後,父子二人一合計,今天光收到臨場打賞的大洋倒有七八塊,這還不算其他毛票和銀角子。
黃包車到了門口,錢鼎章端著保暖桶先跳下車,把老夫攙下後,一起進了客堂。
一進門馮嫂就迎了上來,錢鼎章說到“馮嫂,麻煩去拿五個小碗來,這個我帶來的豆腐花,晚上冷,吃點熱的人也舒服”
馮嫂應了一聲,在樓梯下扯起喉嚨叫露,何二人下樓,自己去廚房拿碗分豆腐花不提。
何若曦看到錢鼎章還是有幾分臉,紅支支吾吾打了個招呼後就找個角落坐下,露醉仙看在眼裡衝著錢鼎章露齒一笑“今天上午就謝謝小錢了”說完也不等他回話,有自顧自的說道“這豆腐花真香,是放了雞油的吧”
錢鼎章吃她這一記突然襲擊,一時半會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訕笑著說到“露先生鼻子尖的,這家的雞油豆腐花算是看家特色”。
於是五個人又圍坐在桌子前,像前一日晚那樣,吃著夜點心說說笑笑,彼此講些日間趣聞。
當聽到錢鼎章從紅廟裡用一副對聯換了一大包烤乳豬出來,向來老於世故的錢遜之也不禁啞然失笑,搖頭嘆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本事也大,能從廟裡弄出燒豬來。只是我和露先生怎麼都沒見到啊,你個小傢伙就曉得自己吃。”說著揚手就要做打的樣子。
錢鼎章趕緊拿出老萊娛親的勁頭來,一個勁兒的給老子賠上笑臉兼不是,他這兒在說,何若曦恨不得把小腦袋埋到豆腐花碗裡去,這烤乳豬她也是沒少吃,一想到這個人還讓自己當街喂他,還藉機會親自己的手,雙頰瞬時顯出坨紅,汗珠子也開始在額頭上細細密密的排列開來。
關於簽約上架的問題
感謝各位關心,這書30w字了還沒上架,好幾個讀者都建議我想想各種辦法,爭取上架。更有幾位表示只要上架就全本訂閱,承蒙厚愛愧不敢當。
一開始寫的時候確實有這個打算,畢竟上本書3w多字就簽約了,以為這本雖然節奏慢點,但到十萬估計也差不多了。
結果主動申請簽約,起點稽核後表示不符合簽約的條件。
仔細想想,一來,上本書被永封,而且考語非常之嚴厲,估計是上了黑名單的,其次,題材方面說小眾是給自己貼金換成人話就是沒多少人願意看,節奏方面更是讓不少讀者紛紛表示這不是網文。還有麼作者本人也多多少少有點臭脾氣和小毛病,其中一條就是寫文的時候堅持自己為中心而不願意去學習大環境,說好聽點是有主見不隨大流,說難聽點就是茅坑石頭。
起點也不是開善堂的,有自己的盈利需求,也要對股東做交代。這書開了三個月,三十萬字目前收藏才500多,這還是普祥真人在他的熱門書《范進的平凡生活》中替我推薦引流的結果。如果沒他提攜,每天新增的收藏也就23個。這種成績對於一個以商業盈利為目的的網站而言肯定是不會去投入資源的,資源就是錢啊。
而編輯也有kpi,基於他們的經驗對什麼書能買的好,什麼書撲街的判斷應該還是值得信賴的。在商言商。所以我也懶得申請了。這裡還是挺感激起點這麼一個頗具包容性的平臺,讓我還能在此饒舌。
所以既然不會簽約,上架自然是提都不要提了。
當然沒準哪天起點要賣賣情懷,那時候估計或許有點希望,但此時我後悔的一點就是當初怎麼沒想到刷個馬甲重新做人呢?
這樣雖然感到有些遺憾,但是還是有幾點聊以**(“自我的心理安慰”請勿作無端聯想),1清靜,評論區大家和和氣氣說話討論,這點真是不錯,大家都有君子之風,各位認真的寫評論提出各種意見建議,我雖然不一定會照著做,但可以承諾每條評論都會仔細閱讀。本書評論區的氛圍格調直追當年1xp2p實乃當下中文網際網路之奇葩。
其次沒有了商業的硬性要求,我寫起來大概也能更放飛自我一點,這本小說不像小說,評書不像評書,網文不像網文,部落格不像部落格的四不像最終會呈現出一個怎樣的最終面目,我也挺好奇。
還有大概所有撲街書裡,我的推薦票/粉絲數或者推薦票/點選數,諸如此類指標大概是最高的,這起碼說明了各位高黏性高忠誠度,各位對本書的喜愛讓我感到慚愧。
另借機會向qq閱讀中給我投票的讀者道一聲感謝,這書在起點的資料勉強還算能看,在qq就實在是講不過去,就是這樣還是有人投推薦票,qq閱讀我也看不到投票人,只能在此致謝了。
另外,我剛發現每章後還有評論功能。。。。囧。。。
看到有人說當年的國足只有黑哨和假球,激情都是球迷自我安慰。這話一點都沒錯,現在回頭看看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給自己加戲,但那個年代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對著個自以為真實的運動莫名幻想,激憤不已不也是青春中一個挺有意思的回憶麼。何況假a固然是假的,但和其關聯的友誼,青春,記憶都是由自己胸中流淌出來的啊。
所以給上了點年紀的讀者再推薦一次《別樣的英雄》,我能感覺出來作者的寫作意圖是塑造一副時代的群像,透過群像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來從側面的記錄時代,這種寫法沒有情懷和技術很難做到。但我覺得作者倒是都不缺。
寫到這裡忽然想到一句我哥們的名言,貌似有點聯絡卻又風馬牛不相及的話“我不後悔上學時錯過的好女孩,但我頓胸捶足的是當年怎麼就放過了那些壞女孩”
確實有點莫名其妙,但不知怎麼就想到了。好像也是有那麼點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