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姐上學的事情,傅行是有從自家父親那裡聽說過的,而且成績還不錯。
除此之外,他還聽說了衛家最近有了機遇,賺到了點錢,生活比之前要好上太多了。
“嗯嗯。”福姐笑著點點頭,“老師給我推薦了幾本資料,不過因為有的字,我們不認識,所以打算找人問一問。”
“哪幾本?我來看看。”
傅行比福姐大了三歲,讀書也早了好幾年,加上傅縣長又一直都很看重他的學習,經常給他報班補習。
因此日常交流所用到的漢字,傅行基本都沒什麼問題的。
福姐看向林曉玲,林曉玲把手裡的紙條交給了傅行,“打對勾的我們都已經找到了,就剩下沒打對勾的這幾本了。”
“這裡面有幾本已經賣光了,新版還沒印刷出來,也不知道書店什麼時候才會進貨。”
傅行的弟弟傅進和福姐一樣大,讀的也是一樣的年級。
前不久他們的老師也讓來買教輔資料,傅行粗略看完,發現這張紙條上的好多書,都跟他弟弟要買的那些是重合的,因此他很快就給出了回答。
“現在能買到的就只剩下這個了。”
看著傅行手指的書名,林曉玲有些苦惱地皺了皺眉頭,“那還真是可惜了。”
沒有的那幾本,正好都是班主任給她列出來的特意要買到的那種。
“林阿姨您別擔心,這幾本的銷量都很不錯,以後肯定會再版的,我弟弟也要買這幾本,如果到時候再版了的話,我可以先幫您多買一份兒留著。
等您什麼時候有時間了,可以再來我這邊取,或者我什麼時候有時間了,給您送過去也成。”
見他們是真的想要,傅行很快提出瞭解決辦法。
“那真是謝謝你了。”
不得不說,傅行的這個提議,倒是幫了他們的大忙。
突然想到什麼,林曉玲忙問,“對了,你是不是也來買書的啊,我們是不是耽擱你了?”
“沒關係,我今天只是過來看看這邊有沒有什麼新到的書。”
傅行擺了擺手,“我同學在對面的音像店裡買磁帶,我不想在那邊,覺得有些吵,就過來這邊等他了。”
說著,他便跟林曉玲還有福姐兩人,指了指不遠處大門口的正對面。
“錄影店?”
聽到這個詞,林曉玲皺了眉頭,“你那個同學要買的磁帶是聽歌聽戲曲的那種嗎?”
在她的印象裡,錄影店並不是個什麼好地方,能去那裡的也不是什麼好孩子。
“不是的,雖然那裡確實有賣這種的,但他是去買英語磁帶的。”
見林曉玲誤會了,傅行連忙解釋,“英語您知道嗎?”
“這是什麼?”
“是一種外語。”傅行說道,“咱們國家的教育水平,目前是比不過外國的,許多學術界的大佬都是從外面留洋回來的。
如果想要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就得去國外,而要去國外就不得不學習英語。”
“而且咱們國家的面積這麼大,物產又很豐富,以後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我們國家做生意的,要跟他們打交道自然就得用英語。
學好了英語,以後找工作也就不用太憂愁,我覺得可以算作是除了公職人員外,另外一種鐵飯碗職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