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王家糧店售賣穀物比別的糧店賣的好這事兒,蕭衍行自然是聽說過的。王家那麼大的家業,除了押鏢的生意做得大,還有別的延伸產業。事實上,刀口舔血的押鏢掙得多,風險也大。若是遇上生意不景氣的年份,入不敷出是常有。
而保證了王家持續不斷地大金額收入的來源,其實是糧店。
王家的糧食不僅品質好,口感好,還比別家糧店賣的糧食頂飽許多。價格貴不出太多,實惠卻是實打實的。正是因為這般,王家的糧食在市井的口碑非常好。
許多做糧店生意的商戶打聽王家米糧的來源,但人家這些糧食是自家田地裡種的。王家祖上大地主家,有許多畝田地。而後又有人打聽王家糧食的種在哪兒拿的,不少人費盡手段也沒人打聽出來。倒是有人打聽王程錦的口風,似乎是西域那邊的良種。
偶爾得到的,吃著覺得不錯,便每年自己留種,一直種下去了。
罷了罷了,看來不是王姝。
問不出個所以然,蕭衍行安排了幾個人去查了,暫時將這事兒放下。
王姝不知蕭衍行私下裡還追查過種田的事兒,她這幾日還得緊跟著試驗田的去雄活動。這是雜交的關鍵,絕對不容閃失。
不過她也知曉蕭衍行有些懷疑她,不便於頂風作案。於是便去了信給林二,讓林二替她去盯著。
林二辦事穩妥且嚴格,交給他,王姝也放心。
正好昨日夜裡蕭衍行在她屋裡,不方便整理資料。趁著這幾日在府裡,將實驗資料整理出來。
說來也是幸運,這次其實已經錯過了春耕時間,這次的稻種長得出乎意料的好。王姝特意在時間上做了圈注,後期在做一期氣候上的詳細拆分對比。
春耕時期和晚稻種植錯開了時間,可能影響的因素很多。氣溫,溼度,水田本身的條件,都會產生影響。具體是那一部分原因讓這一期的稻種長得如此之好,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外,今年的育秧前期泡種,這次採用的是‘三浸三瀝’,冷床催芽的方式。
王姝一邊寫一邊思考,還需要針對不同的條件做對比實驗。
不過今年是趕不及了再做一組實驗了,明年若是能針對不同的問題做出實驗排列組合,可以嘗試將影響因素定性的更準確一點。
她記錄實驗資料的時候會非常專注,用心到根本聽不見外人跟她說話。芍藥在一旁輕喚了她好幾次,才終於反應過來。
“主子,袁嬤嬤過來了。”芍藥輕聲道,“人在外頭候著呢。”
王姝一愣,忙讓鈴蘭將她的東西都擺好,起身站了起來:“可問袁嬤嬤來此何事?”
芍藥搖了搖頭,不過還是提了一句:“袁嬤嬤的臉色不大好,瞧著似乎是有什麼急事。主子,估摸著是前院那位爺,方才奴婢聽說前院那邊氣氛很緊張,爺似乎……”
能讓袁嬤嬤親自過來請,也只能是那位爺了。
王姝點點頭,身上還穿著剛起的衣裳。她這幾日為了寫材料,衣裳都沒怎麼換。不敢說蓬頭垢面,但也不修邊幅得過了分。不過既然袁嬤嬤有急事兒,王姝自然不敢耽擱。
果然她一出來,袁嬤嬤便迎了上來。
袁嬤嬤是很穩重的性子,等閒不會露出這般神色。只見她疾步上前握住了王姝的手,語速極快:“小君,主子爺叫你過去一趟。”
王姝沒想到她人還得過去,低頭看了看:“且容我換身衣裳。”
“前院很急。”袁嬤嬤這才注意到王姝穿得不是很得體,衣裳單薄的能瞧見裡頭的小衣。這麼穿著過去肯定是不行的,便有些著急的道,“小君且快些。”
王姝趕緊進屋去換了身衣裳,連妝容都沒來得及收拾,素面朝天地便隨袁嬤嬤去了前院。
她這廂才出門,西廂房那邊的門就開啟了。
溫氏自打袁嬤嬤進了院子就關注著這邊,不曉得出了何事也不敢擅自過來打攪。捏著團扇倚在窗邊目送著王姝袁嬤嬤走遠,鼻子皺了皺。
“小喜,你且去二門那候著,聽聽看出了何事。袁嬤嬤怎地這幅臉色?”
小喜是溫氏的貼身丫鬟,當初隨溫氏一道進了蕭宅。聞言點點頭,麻溜地就跟上去了。
不過很快,都不用刻意去打聽。只因全府的人都聽說了。
就在昨日夜裡,遠在龜茲的韓老將軍駕鶴西去了。先前便聽說重疾纏身,時日無多,但韓老將軍硬生生撐住了,病情往好的方向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