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章 打穿了!

那一刻,一公里外的焰火一閃而過。

現場所有人臉上都是喜不自勝的好奇和期待,不少人在努力的眺望著,似乎想要看清楚一公里外的畫面,但是很明顯,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嗡兒嗡兒”

法魯克能聽到自己耳鳴的聲音,但是內心的激盪卻無法按捺,甚至他都忘了放下高舉起來的右手,直到王燁的聲音在旁邊響起:

“法魯克先生,走吧!”

“我們去靶子的位置瞧一瞧,看看我們這次的表演,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

聽到王燁這麼說,法魯克才回過神兒來,把手中的54手槍交給了旁邊的聯合體工作人員,興奮的說道:

“當然了,這是我的榮幸!”

隨後眾人上車,一公里的距離一腳油門就過去了,在下車之前,哪怕王燁心中都是有三分惴惴不安的。

而原因也很簡單,這門炮只經過了昨天一次試射,而且只是“發射”測試,根本就沒有進行任何關於威力的量化測試,甚至炮口初速度這個引數,也只能在一定程度反應這門炮在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的威力,其實是一個“不夠可靠”的資料。

因為炮彈在離開炮膛之後,在空中飛行會受到很多因素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風阻,而目前蘇聯的t72坦克上的這門炮,其實火炮本體的效能非常強,但是配套的炮彈設計和效能其實非常拉胯,也就是十倍長徑比的那枚炮彈,它的初速度很可觀,但是兩公里後的尾速度下降非常厲害,進而導致其穿甲能力的大大降低。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它的大直徑和小長徑比,而更深層次的設計和生產原因,其實可以概括為三個。

一方面是因為這發炮彈設計和量產於七十年代中後期,那時候關於長徑比的研究其實還很淺顯,大家還沒有認識到長徑比的重要性。

第二方面則是因為蘇聯的“暴力美學”基因,生產一發十倍長徑比炮彈需要的工時和成本假如為一,那麼生產一枚十五倍長徑比的工時和成本可能就是五,如此一來毛子的想法很簡單,有這功夫和投入不如多打幾發。

除了這兩點,最關鍵是第三點,那就是材料問題,雖然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穿甲杆現在世界主流都是鎢合金,甚至成分也比較確定,最多就是鎢,然後是鎳,或許這兩種成分就能佔到97%以上,但問題就是剩下的百分之三才關鍵。

畢竟人和黑猩猩的基因測序區別也就差百分之二,但是實際表現那差太多了,更不用說,合金成分是一方面、製造工藝、有沒有夾層、有沒有混合、分不分段、怎麼熱處理都是很複雜的工藝,這玩意兒屬於投入和產出比例很浮誇的領域,所以老毛子搞的其實並不太好,就像是米格25截擊戰鬥機一樣,反正不鏽鋼也能飛,鋁合金是什麼鬼?

“哈!令人驚歎的攻擊!”

車停穩之後,最先下車的是法魯克,他絲毫沒有作為客人的自覺,似乎從開了那一槍之後,已經成了半個主人。

伴隨著他的驚歎聲,眾人紛紛下車,然後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此刻,時間已經是傍晚五點多,天色已經昏暗了下來,只見正對著眾人停著的這臺59式坦克,炮塔左側出現了一個不小的空洞,而入口的地方,在巨大的動能作用下,如同一朵盛開的菊花,甚至因為撞擊瞬間的高溫,暮色的黯淡中還能隱隱約約看到有一絲泛紅的感覺,映襯著被翻卷出來的銀白色的金屬,看起來格外的具有美感。

此時此刻,看到這一幕王燁也鬆了口氣!

無論如何,沒有丟人,就是大成功啊!

雖然理論上來說這次攻擊表演不會有任何問題,畢竟測試用的這臺59坦克,屬於最早的59坦克,它的炮塔的正面裝甲厚度只有200毫米出頭,而且只是最普通的鑄造鋼鐵工藝,某種意義上來說和秤砣可能差不多,防禦效果在現如今,已經是極大的落伍了。

畢竟現如今世界上已經開始流行復合裝甲了,哪怕聯合體的複合裝甲,都搞的有聲有色的,最開始的玻璃纖維和石棉纖維複合裝甲他們已經看不上了,開始按照王燁的提議,研究陶瓷複合裝甲、特種纖維材料複合裝甲等等,甚至在西方國家和蘇聯,爆炸反應裝甲都開始研究了和小範圍的裝備了。

實際上,這也是西方國家恐慌的原因,畢竟蘇聯有上萬輛t72坦克,如果都用複合裝甲和爆炸反應裝甲,那這股鋼鐵洪流可以直接推平整個歐洲,所以他們才著急忙慌的搞什麼140毫米尺寸的巨型坦克炮,結果沒想到,眼瞅著炮就要搞出來了,蘇聯的經濟已經開始崩潰了,崩了沒三年,直接就倒閉換牌子了。

“我想,這時候應該來上一陣熱烈的掌聲。”

“慶祝我們這次表演的成功啊!法魯克先生,我猜您應該沒有意見吧!”

聽到王燁這麼說,站在那裡注視著炮塔的法魯克直接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主動開始鼓起了掌,同時聲音喜悅的說道:

“沒有問題!當然沒有問題!”

“這樣的成功,值得用最熱烈的掌聲來慶祝,哈哈哈!”

“恭喜你們,我的朋友!你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