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口徑的差距,並不代表先進與否,主要是作戰目的不同導致的,老美的密集陣最初立項的目的,就是反導!
所以他們不追求大口徑,更加追求炮彈的飛行速度、備彈量、射擊速度,目的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編織最密集的彈幕,然後擊落來襲的反艦導彈。
而630的任務則更加多樣化,比如防空、比如對艦攻擊等等,所以需要口徑也更大一點,這樣會犧牲一些其他的效能,比如炮彈飛行速度等等。
正是因為如此,王燁給導彈艇,最終也確定了630這款武器。
畢竟這種導彈艇,未來是要大規模出售的,如果是賣給那些中小型國家,那自然是越多用途越好,20毫米的口徑則過於的偏小、功能也過於的單一了,至於反導,其實導彈艇根本不需要這個功能,如果顧客的敵人都用昂貴的反艦導彈來進行攻擊了,那是真的看得起顧客,該死就死吧!別掙扎了,放棄吧!
“當然了,未來也可以替換為小口徑的火炮。”
“或者大口徑的低膛壓火炮,發射各種炮射導彈之類的,當然了這是後話,暫且就只有630火炮這麼一種武器。”
最後,王燁笑了笑如此說道,然後他後退了一步,拍了拍導彈艇的後面說道:
“前面說的那門火炮,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後面這裡。”
“看到了嗎?整個導彈艇的後部,上面馱著的這個四四方方的箱子,才是重點!因為這也這種戰艦被稱之為導彈艇的根本原因,這裡面是導彈!”
在正常的歷史上,022導彈艇裝備的是八發鷹擊83反艦導彈,這種導彈立項於現如今的十年之後,也就是93年,六年後原型彈製造完成,開始了測試,其彈的長度在6.8米左右,直徑在360毫米左右,尾翼展開則在1.2米左右,射程達到了將近290公里。
該彈的動力來源為一臺渦噴發動機和多臺固體發動機,其巡航速度不足一馬赫,末端速度略超一馬赫,其實在那個時代,這種武器的效能用來打重重防禦的老美的航母,其實不太夠用,但是用來打其他的戰艦,水平還是可圈可點的。
“當然了。”
“目前我們技術有限,還生產不出來這麼強的導彈。”
在眾人略帶震驚的表情中,最後王燁如此說道,而現場則響起了淡淡的笑聲,同時王燁敲了敲黑板說道:
“但是這不要緊,因為我們目前武器研發的原則,那就是‘大就是好,多就是強’!”
“既然質量不行,那我們就透過數量來想辦法!”
“所以這種導彈艇的第一期武器,並不是一種反艦導彈,而是一種反艦火箭彈,也就是目前我們生產的那種火箭彈的增程型號。”
“它的長度更長,我們希望其理論射程可以達到了一百二十公里左右。”
“而裝填的數量,可以達到驚人的八十發!”
王燁的聲音迴盪在會議室裡,其實這一點從效果圖上就能看出來端倪,現在的這款導彈艇的後面馱著的發射箱的尺寸,相對於曾經的022導彈艇已經長了起碼三分之一,而寬度也略有增加,再加上鷹擊83雖然直徑360毫米,但是尾翼較大,哪怕摺疊一部分也不會太小,導致022只能裝八發,而火箭彈則就是一個圓滾滾的彈體,相對來說體積更小,可以裝的更多。
“並且這種增程火箭彈,將會採用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模式。”
“可以在最後的突防階段,獲得一個不錯的加速度,以此來獲得更好的突防效果,並且雖然它是火箭彈,但是我們也會給它增加一些較為實用的廉價制導方式,比如紅外製導、比如雷達制導等等,透過混合的制導,來獲得更大的精度。”
相對於火箭彈的飛航模式,導彈其實就複雜多了,就像鷹擊83反艦導彈,它在發射後首先助推器會將其加速到0.8馬赫左右,然後速推器會分離,渦噴發動機開始工作持續提供推力,進入巡航階段,而到了末端突襲的時候,固體發動機則開始工作,將速度增加到1.2馬赫左右,開始進行最後的突防。
總而言之,彈體在飛行中會越變越小,最後只剩下彈頭和最後的固體發動機,體積小推力大,獲得最快的加速度和最高的突防速度,至於飛行高度問題、低空突防還是攻頂突防,那個就更復雜了,現如今的技術也搞不定。
“當然了,縱然有這些措施,它還是有些‘低端’。”
“面對現代艦隊的防空,可能成功率不高,不過這不要緊,我這個人一貫喜歡用數量來取勝,在八十發火箭彈的基礎上,我們的彈頭搭配也是有講究的。”
“除了一部分的穿甲彈頭以外,剩下的絕大部分我們都會採用子母彈、空爆彈、集束彈等彈頭,這些彈頭在受到防空攻擊、或者在一定的高度情況下,就會自動定向爆炸,將大量的鋼珠、彈片、小型炸彈拋向目標艦艇。”
“甚至那些小型炸彈,還可以使用多種觸發方式。”
“現在那些反步兵的套路,我看都可以搞過來,除非敵人不排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