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1章 “煤老闆”的闊綽

就以天下市的某一個煤礦為例,假如這個煤礦,按照計劃經濟的要求,他們需要每年給國家上繳一千萬噸煤炭,那麼他們在生產完一千萬噸的煤炭之後,其實整個煤礦就可以放假休息了,因為已經完成了國家指標。

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他們在完成一千萬噸的國家煤炭任務後,只能得到最基礎的補貼,而這些補貼用於煤礦的運營工作,比如裝置維修、工人工資等等,某種意義上來說,煤礦並不擁有煤炭的所有權,他們只是煤炭的搬運工,給國家把煤炭從地下搬運上來的,而煤炭也不能直接給他們帶來任何的財富。

在過去,煤礦就是這麼執行的,而國營廠們,其實都是這麼執行的。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雙軌制的出現,事情出現了變化,因為市場經濟開始活躍了起來,有人發現了“商機”。

同樣以這個煤礦為例,他們在生產完一千萬噸煤炭之後,當然不會直接放假,或許他們還能再生產一百萬噸的煤炭,在過去的時候,這些煤炭就堆放在煤場,準備開始第二年給國家交生產任務。

而現如今,他們會把這些煤炭偷偷拿出去倒賣,這叫“官倒”!

因為有些需要煤炭的企業,國家給他們每年分配的煤炭配額,是不夠他們生產的,或者說,僅僅夠他們生產完上交國家任務的那部分!

總之,這些需要煤炭的企業,以遠高於計劃內價格的“市場價”或者說“黑市價”從煤礦購買煤炭,用於自身的繼續生產,生產出來的這部分,就是超越國家需求的計劃外的產品,也拿到市場上偷偷的“高價”銷售,進行和煤礦一樣的“官倒”行為,然後整個產業鏈條就這麼開動了起來,這就是現如今的市場經濟!

在84年的時候,國家明確了“計劃外生產”這一條,並且給予了企業“計劃外生產”的產品的指導價格,也正是因為如此,84年被稱之為國內的創業元年,因為從這一年開始,想要在市面上購買到零件和材料,容易多了!

但是,市場經濟永遠不會遵循指導價格,國家給出的指導價格只比計劃價格高一點點,但是實際上計劃外產品,也就是不需要票據的產品,價格非常高,但是縱然如此,依然是供不應求的,比如冰箱、比如電視機、比如摩托車等等。

如此一來,事情就很明顯了。

對於在場這些人而言,他們是因為生產任務無法完成,著急的需要購買卡車增加運力嗎?

答案當然不是。

他們是為了現在依然處於灰色地帶的“計劃外生產”!

反正煤炭就在地下,反正裝置機器工人都是公家的,只要你能多生產,煤礦就能獲得額外的利潤,你生產的越多,額外的利潤就越多,而這些額外的利潤,或許給廠子裡的工人們發發福利改善改善生活條件消耗了大頭,但是是不是也能落下一些小頭,可就是這些小頭,在這個時代也是天文數字!

否則,正常歷史中那些煤老闆怎麼出現的?

憑什麼到了股份制改革的時候,他們就能掏出錢來,把煤礦給承包了,成為真正的“能源巨頭”?

想到這裡,王燁忍不住微微嘆氣。

在曾經的時空中,王燁其實非常不理解,面對這種國有資產流失的行為,上面肯定是清楚的,為什麼沒有阻攔呢?

現在辦了企業,王燁似乎猜到了什麼,這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時代,沒人知道怎麼做是對的,既然如此,那不如就看看“市場”究竟會做出什麼選擇,然後擇優劣汰,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畢竟不管怎麼搞,於國而言,肉都是爛在鍋裡的。

只要財富總額在增加,誰一時掌握都不重要,因為這些財富,歸根結底是國家的,羊肥了,可以宰!

此時此刻。

王燁腦海中思緒如電光火石一般閃過,最後伴隨著微微嘆氣的動作,他調侃自嘲一般的說道:

“看來我是說少了!”

“早知道領導們都是這個反應,剛才應該多說點啊!”

此話一出,眾人都當王燁是在開玩笑,一時間房間裡響起了歡快的笑聲,等笑聲逐漸落下之後,王燁輕咳一聲問道:

“行,既然領導們都沒有意見,那咱們就按照這個價格走。”

“不過,領導們總共需要多少輛啊?”

面對這個問題,在場的眾多領導們臉上一喜,最後旁邊的那位領導豎起一根手指頭說道:

“一百臺車頭,二百臺掛車。”

“王廠長,你看這個數兒能行嗎?”

對於這個數字,對聯合體產能一清二楚的王燁點了點頭,然後毫不遲疑的說道:

“當然沒有問題,不過交貨得按月來。”

“如果要一次性交貨,那就得勞煩領導們多等等了。”

聽到王燁這麼說,那位領導趕緊擺了擺手說道:

“就按月交付,這就很好了!哈哈哈!”

“看來咱們這是報少了,生怕王廠長拿不出來呢!早知道應該多報一些!”

很明顯,這位領導也是一個幽默人,把王燁剛才的調侃,反過來又來了一遍,而王燁則笑呵呵的擺了擺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