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歡呼雀躍的聲音中,站在裝甲底盤上面的王燁擺了擺手笑道:
“好了,咱們回去吧!”
“時間也不早了,該吃晚飯的吃晚飯。”
“晚上七點半,咱們大會議室集合,簡單的開個會!”
伴隨著王燁的聲音,現場響起了一片應答的聲音,然後王燁從裝甲底盤上跳了下來,在眾人的簇擁下開始朝著廠區內部走去,同時一邊走一邊閒聊。
至於裝甲車底盤,那自然是交給工作人員開回去,王燁可不想受這個罪,繼續在裡面蜷著了。
另外,雖然底盤的樣車已經試製了出來,但是這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進行,暫不提配套的炮塔等裝置,光是這個底盤就得經過大量的測試,發現問題修改問題,最終達到預期的設計目標,並且確保其足夠穩定,符合軍用的標準。
“梁委員,樣車你們準備一共造幾臺?”
“其他的樣車開工了嗎?”
走在回去的路上,王燁扭頭看向梁委員如此問道,梁委員不假思索的說道:
“按照我們的計劃,起碼需要二十臺左右的樣車。”
“正常來說,其實是不需要這麼多的,但是咱們的時間有限,所以只能以數量壓縮測試周期了。”
“目前除了這一臺,還有五臺正在製造。”
“算上這一臺,合計六臺,算是第一批次的樣車。”
“其實相關的測試工作,前幾天我們已經開始了,從目前已經進行過的幾個專案來看,咱們這臺裝甲底盤的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基本上達到了咱們的預期目標。”
“我樂觀的認為,未來的測試應該問題不大,主要以小修小補為主,不至於發生大改。”
“主要是因為咱們在設計的過程中,廠長你提出來的很多建設性的意見非常寶貴和前瞻,而且各種各樣的實驗和測試沒少做,整體準備算是比較充分,所以到了樣車這一步,就少了很多麻煩,導致整體的測試還算是順利的。”
“當然了”
說到這裡,梁委員忍不住無奈笑了一下說道: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應該怎麼繼續強化和升級我們的這個底盤。”
“甚至有時候我們都感覺我們已經瘋了,居然覺得我們這臺底盤,相當的完美了。”
此話一出,王燁直接笑出聲了,而梁委員擺了擺手解釋說道:
“廠長您知道的,咱們這臺通用裝甲底盤,幾乎全部是從零開始的,沒有前置型號,那就沒有參考目標。”
“您就說咱們的老59底盤,怎麼和咱們這臺底盤比?”
“無論是發動機動力、裝甲厚度、還是內部尺寸,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別說是59的底盤了,哪怕咱們69的底盤,甚至是正在搞的79專案,也根本沒辦法相比,整體差距太大了!”
“如此一來,咱們過去在坦克方面積累的那些資料和經驗,很大一部分相當於就沒用了,根本無法套用到咱們這臺底盤、乃至是以這臺底盤打造的坦克上面。”
“您就說,老59首上裝甲才多厚?咱們這多厚?根本不是一個等級,至於火炮方面那就更不用說了,老59最強的火炮就是那門105口徑的線膛炮,咱們這底盤可是要上130滑膛炮的,廠長你說這怎麼比?”
“除此之外,更大的問題是。”
“最近幾年,我們也沒有和世界一流坦克作戰的實戰資料,導致我們的參考敵人其實只有蘇聯的那臺t72,而這臺t72坦克說強也強,說不強其實也不強,畢竟這都是十年前的坦克了,所以我們都認為,我們不能以我們手裡的這臺t72為最終的目標,我們必須以世界一流的坦克為目標,比如美國的m1式坦克,西德的豹2坦克,或者蘇聯的t80坦克等等。”
“但是這些更先進的,咱們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