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對方渴望的目光中生出三分於心不忍四分興致盎然的時候,就會看到那隻貉的腦袋上掛著警示牌,上書:純天然有機草莓,無農藥無化肥,可以自行摘取。
此刻你心神動搖,在投餵對方和滿足自己之間搖擺,然後你看到了第二行字——它在減肥。
妥了!
你當下毫不猶豫地摘了草莓,將就著在一旁流淌的山泉裡洗洗,然後在那大黑眼圈不敢置信的目光中將草莓送到了自己嘴裡。
當你被滿溢的果香包圍的時候,你記住了有知識否則就要被欺負的重要性……以及這丫原來吃魚又吃水果,是個雜食性動物啊。
不過下一個瞬間,你就會和吃瓜猹的遠方表親相遇。
歐亞水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分佈最廣海拔最高的水域頂尖獵食者正為你展現它們的可愛和強悍。
這群小嚶嚶怪們前一刻還圍著飼養員的大腿打轉,下一刻就隨著活魚一同入水,你隔著玻璃看到它們在水下輾轉挪移,速度和靈活性竟比游魚還快。
入水、追逐、出水、進食彷彿只是須臾之間,你甚至都來不及摸出手機,它就已經出水開始啃咬剛剛捕捉的獵物了。
水獺那小小的手掌就像是釘子一樣固定著魚的身體,魚從掙扎到神經反射地甩動尾巴也就是一分鐘不到。
它吃得香極了,啃咬魚頭的聲音即便隔了這麼遠還能湧入你的耳朵。
你聽到了周圍遊客叫好和驚呼的聲音,然後你對上了它的眼眸。
那小小的眼眸中倒映著藍天、水面、和亙古不變的強者光輝。
它看著你的時候不帶任何感情,似乎也只是在單純地衡量能不能捕食你而已,那是頂級獵食者的目光,起碼在淡水水域,它也的確是。
不過它最終在權衡中放棄了對你的狩獵,似乎是對多刺的魚身不滿意,這條剛被啃了幾口的魚被殘酷的獵食者丟到了岸上,它還沒有完全喪失生機,獵食者就已經奔向了下一次狩獵。
一條、兩條、三條……
水獺的狩獵速度和成功率超出了你的想象,而它們的浪費也讓你為這些魚感覺到心疼,同時,也對動物園生出了幾分埋怨。
然後你知道了一個新的名詞——獺祭。
不。不是那個日本清酒品牌,而是出自漢代的《禮記》的詞語:獺祭魚。
“《禮記·月令》中說,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這是一種自然現象。這句話的意思農曆正月的時候會出現這些動物的情況,這就是春天到來的象徵,那麼這其中的獺祭魚又是什麼原因呢?”
講解員小哥娓娓道來:“原來是古人觀察到春天的時候游魚從水層的底部重新回到水面,這就讓水獺的狩獵方便很多,而水獺在吃魚的時候其實更喜歡吃魚頭,不喜歡吃魚身,所以在食物充足的時候,它們會將魚頭吃掉,魚身在地上像這樣放成一排,古人不知道這是它們挑食和過度捕獵,只以為它們是在祭祀,所以稱之為獺祭魚。”
他又說“不過,古人的理解也沒有錯,水獺開始過度捕獵,就意味著水裡的游魚增多,所以在《禮記·王制》中,古人以看到獺祭這一現象來作為解除冬日漁禁的訊號,這也是古人可持續發展的一種表現,各位遊客感興趣的話可以向前走,水獺內館有相關文獻的進一步介紹。”
居然可以追溯到《禮記》啊,你突然感覺到血脈中和這種並不熟悉的動物之間的聯絡透過了幾句古文有了絲絲縷縷的聯絡,但是……
“請問,這些魚怎麼辦?”
飼養員小哥聞言笑了,他衝著你揮了揮手中還沒有放下的水盆:“不用擔心,在野外環境的話,水獺浪費的魚會成為別的動物的食物,在我們這裡也一樣。”
“這些水獺之所以餵食活食,是因為它們還有野放的可能,所以我們要儘可能讓它們維持住狩獵的狀態,不是為了浪費。”
生怕你誤會似的,他又補充了一句。
你順著瀏覽路線離開,心中思緒繁雜,一時有種千滋百味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
而下一刻,眼前一暗,你進入了一個由石壁組成的室內展區 ,這裡的牆壁上用超大一號的字型書寫了方才飼養員口頭念出的古文以及它對應的翻譯,但更多的是一張張水獺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影像記錄。
有早期古書上的配圖,有藏族的水獺皮服裝,有特殊時期時號召水獺皮出口的大字報、還有報紙上關於魚塘主的求救以及專家關於如何誅殺水獺的回答。
你看到了它隨著人類擴張的步伐,從早期的季節象徵,一步步淪為了漁業害獸,看到了它的棲息地是如何一步步縮減,當然也看到了新世紀以來,環保和動保努力下,水獺又是如何回到大眾視野中的。
再往前幾步,在昏暗的燈光下,你看到了動物園展示的一個小小的水獺勘測點,這裡有紅外攝像機,還有一個人工製成的水獺箱子,甚至它還有一代、二代,邊上還有展板書寫著每次變化所引來的水獺數目。
你彷彿看到了一個個保護人員對這個動物的瞭解從陌生到迴歸熟悉的過程,當然,其中免不了矛盾、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