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118節

當蘇涼以小組第一的成績順利過線之後,跟他同組的選手看著現場大螢幕上蘇涼連續超越畫面的回放,這些青少年選手才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

他們原本自信,自己就算是不如蘇涼,蘇涼對他們也就是體能上有優勢,技術上或許有一些差距,但不至於無可招架。

可是在親眼看到電子大屏上的回放內容之後,他們才知道,什麼叫做降維打擊。

是真的有無可超越的差距在。

觀眾席上,國家隊的教練組成員們在看到這個畫面之後,也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華國的短道速滑1500米距離上是相對弱勢,蘇涼哪怕是在成年組也有著足夠的優勢,對於實力水平和技術上都還有所欠缺的青少年組來說,蘇涼的同場比賽,大概能算得上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迎頭痛擊了吧。

“會不會有些太狠了?”

有教練沉默地問。

但很快有人搖了搖頭:“狠什麼呀?咱們必須要認識到,1500米距離上,咱們國內的選手,從青少年開始都還需要努力。現在贏他們的人還是蘇涼,如果他們不認識到自己的落後,那麼以後等上了國際賽場,贏他們的人就是國外選手了。”

孰輕孰重,懂的人都懂。

在聽過這話之後,在場的教練也都沉默了下去。

說得對,與其以後輸給國際賽場上的對手們,不如現在就認識清楚自己有很大的進步區間需要去努力。

與其等到以後再痛,不如現在痛過之後,學會迎頭趕上。

至於學不會迎頭趕上的……

體育競技容不下弱者——個人實力和個人心態上,至少你要有一樣足夠強大。

如果你的實力不夠強,你的心態就要足夠強——只有心態足夠強大,足夠堅韌,你才有可能從實力上的弱者進化成為強者。

在場的教練在沉默過後,都不再討論會不會‘太狠’的這個問題。

畢竟以後在國際賽場上,這些選手的對手們也不會因為擔心自己‘太狠’而跟華國的選手們放水。

僅僅是蘇涼登場的半決賽,就讓在場的這些年輕選手感受到了被擁有國際級水準的強者支配的恐懼。

前程全程划水,最後三圈超越——只從這樣的表現上就能知道,實際上蘇涼還沒有發揮出他的全部實力。

在蘇涼這一組的比賽之後,接下來的兩組半決賽雖然競爭激烈,但是都再難超過第一組半決賽時蘇涼給選手們帶來的那種衝擊了。

很快,三組半決賽結束之後,最終也決出了決賽的晉級名單。

與此前眾人所預測的沒有什麼區別,蘇涼、孫睿翔、林永勝、周奇奇、武剛,以及唯一一個不在國家隊的決賽晉級選手,來自黑省青年隊的趙昱信。

而接下來,在馬上將要開始的男子1500米決賽中,則是將會從這些除了蘇涼之外的決賽選手之中,選出另外兩個能夠代表國家隊參賽的世青賽參賽選手。

第104章

觀眾席上,國家隊教練組的成員們此刻也正在觀眾席上對賽場上的選手進行觀察。

目前國家隊內,對於蘇涼早已經沒有疑義,另外一個名額有可能落在孫睿翔身上也已經是教練們的共識,唯一還有爭議的就是最後一個選手名額了。

孫睿翔能夠有教練組的認同,主要是他的體能耐力和力量在年輕選手中確實稱得上數一數二,在比賽過程中,執行既定的戰術也非常果決,果然不太會靈活變通,但是說實話,短道速滑的運動員,經驗的累積也很重要,有不少選手都是隨著比賽經驗的累積,才逐漸能夠在戰術上有所提升,所以教練組對於孫睿翔還是十分肯定的。

但除了孫睿翔之外,餘下的林永勝、周奇奇和武剛,教練組就不太拿得準了。

林永勝的特點是穩,各方面平均下來都不差,但是缺了些特點,周奇奇在比賽中能夠有靈光一閃的部分,個人技術上也比較靈活,但是狀態不太穩定。

武剛的話,最初被選進國家隊時,他看起來還不算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夏訓週期時,他就非常投入訓練,在同樣都算努力的國青隊成員中,武剛也是其中最投入的一個。

要論訓練時候每一個動作的投入專注程度,蘇涼如果是訓練中每一個技術動作都做到最好的那一個,那麼武剛可以算得上是第二了。

餘下的選手們,倒不是說不認真,而是訓練的時候,沒辦法像他們那樣,對技術動作的細節摳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