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安慰了幾句,但是看二姑媽並沒有心情變好。
想了想,又補了一句:“總是要往前看的,前面都是好日子,要是兩個孩子真的有以後,莊碩雖然是個憨的笨的,但肯定護著他心疼他。”
二姑媽終於笑出來:“這話說的。”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都還有事情,就約了改天再聊,二姑媽拎起自己的東西也往上走了。
心裡總是有點不安。
都說郎洋洋現在過的好,她卻總能看到他眼裡的焦慮。
又想著,莊碩這一家子家庭美滿和和美美,家族人多熱鬧,爸媽也都是開朗樂觀的人,也許這樣的環境能讓洋洋開心一點呢?
爬到半坡,轉頭看下面的時候,她家已經在收東西了,謝姐姐正拿著手機打電話。
郎洋洋是找到了爺爺奶奶的墳墓,但是剛剛在周圍轉了又轉,耽誤了好多時間,二姑媽過來的時候,他才拿出鐮刀準備割。
“洋洋,你會做這個嗎?讓我來吧。”二姑媽踩著草走過來。
郎洋洋:“應該可以的。”
他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已經市裡面生活了,沒有做過農活,用鐮刀也用得不熟練。
二姑媽在一旁扯了一把草當小掃把,輕輕掃著墓碑和墓碑面前放祭品的地方。
每年就來這麼一次。
擺弄了一會兒,郎洋洋才掌握一點鐮刀的訣竅,覺得熱,就乾脆脫了外套彎腰加快進度。
清掃了半個小時,總算是弄出一片可以擺放東西的地方了。
爺爺奶奶的墳墓並排在一起,老人是前後三個月內走的,而墳墓的地址他們早就選好了。
郎洋洋拿了溼紙巾擦墓碑上的照片。
“洋洋還記得爺爺奶奶的樣子嗎?”二姑媽一邊點香一邊問。
“記得,那時候我也不小了。”
二姑媽手中搖晃,晃滅香上的火焰,“我都有點記不清了,年紀大了總忘事,得時不時拿出相簿來看看。”
兩人閒聊著擺好東西,點上香火,燒紙之後坐在墳前吃點東西。
別人家清明節上山掃墓都是熱熱鬧鬧的,他們倆在這寂寞的山林裡,喝口水都有回聲,冷清得很。
一個小時後,準備收拾走人,二姑媽叫郎洋洋再把雜草修理一下,修漂亮些。
郎洋洋說好,站起來的時候眼前一黑,還覺得有點頭痛。
這時候聽到有人喊“洋洋”。
郎洋洋往下面看,是莊碩的媽媽在喊他,旁邊還多了一個人。
——莊碩。
他怎麼來了?
剛剛聽二姑媽說,莊碩是去爸爸老家那邊祭祖的。
郎洋洋揮揮手,示意自己聽到了。
下面謝阿姨跟莊碩說了兩句,莊碩就走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