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動物朋友幫我看到的,它不會說謊,我把魚餵給它吃了,它很高興。”
童童解釋道,她還開啟了自己的小包,展示了裡面空空的外層。
大家瞭然,這或許就是童童的天賦能力。
誰也沒有仔細追問小孩的保命手段,畢竟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討論。
“我昨晚住在柳姐那裡,在村子裡有了男女不得混住的規矩之後,女人們都住在一塊,我、童童和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住在一起,從她口中問到了一些訊息。”
至於其中她是怎麼用外界訊息和女孩進行交換,她沒有過多贅述。
“海娘娘是他們當地信仰的神明,但這個信仰出現的時間並不長。”
“據說六十年前,有一位漁民被風浪席捲到了較遠的地方,在他以為他就要喪命的時候,海里出現了一個被魚群簇擁著的女人,救了他的性命,並且慷慨地贈送了他一船魚。”
“漁民詢問他應該怎麼回報神明,海女回答,水為陰,她喜女,尚未有妻。”
“漁民平安回來之後,立即和村裡人說了這件事,祭司說答應神明的事情不能違背,否則很有可能會收回他的生命。”
“他未出嫁的女兒自願成為海女的新娘,海女說過給她娶妻不需要特別多的儀式,只要唸誦名諱,帶著貢品乘著小船,海會將妻子帶到她的身邊。”
“自此之後,這個男人每次出海都能獲得比較豐厚的產物。”
“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信仰這位海女,並且尊稱她為海娘娘,以此來保佑自己出海平安,永不空網。”
“大約在三年後,也有一位漁民表示自己被海娘娘所救,海娘娘的要求也是如此,於是村子裡開始有了供奉新娘的傳統,大概是三年一次頻率,只是近些年頻率越來越高,逐漸變為一年一次。”
張雲昭:“這太奇怪了吧?這什麼不正經的神明啊,他們都不好奇上一個供奉的新娘去哪裡了嗎?”
“他們當然不會好奇,既然是供奉給海里的神明,從那些女人出海的那一刻起,她們死亡的結局就註定了,就像有些臨海臨湖地區獻祭新娘給龍王,甚至會直接將新娘沉下去。”
謝青語氣中帶著些嘲弄,顯然對這些東西很沒有好感。
林織知道原因,畢竟謝青也是因迷信飽受非議的人。
林織望向劉悅:“他們改變頻率的原因你打聽到了嗎?”
劉悅點頭:“他們之所以這麼相信海娘娘給她建祠堂,是因為他們在信奉海娘娘之後出海打撈的漁船的收穫的確有增加,據他們所說也很少遇到風暴了,所以在漁獲明顯減少到不對勁的時候,他們就認為這是一種訊號。”
“將新娘供奉出去後,產量又恢復了正常,所以他們就更加篤信神明的存在,甚至表明能夠被選取作為神明的新娘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因為這是對神明的報答。”
劉悅還記得十五六歲的少女和她說這件事情的時候,神色中出現的那種驕傲與虔誠感,讓她頭皮發麻。
“阿霞,也就是和我住在一塊的那個女孩,她和我說她是明年應該成為海娘娘妻子的人選,但她可能等不到明年,因為海娘娘發怒了。”
“今年的送喜儀式在幾天前就提前開始了,因為大海反常的波浪滔滔,魚受到了驚嚇根本不會往網子裡鑽,所有的船隊一無所獲,在大家商量著提前的時候,村子裡開始死人。”
“死的都是和女人住在一塊兒的男人,死的時候那些男人幾乎都沒有人形,阿霞沒有看到屍體的慘狀,只是聽別人這麼描述。”
“開始大家還不知道是海娘娘的懲罰,以為是進了水鬼,但是隨著不停的死人,大家發現只要夜裡和女人在一塊的男人都會死掉。”
“村子裡出現了不少寡婦,大家想可能是海娘娘發怒了,因為海娘娘覺得村裡的女人都應該是她的妻子,男人同她們在一塊兒,都要受到懲戒。”
“所以村子裡才出現了男女不得混住的規矩,所有女人都要住在一塊兒,每天去祠堂向海娘娘表示自己的誠心,與此同時村子裡加緊進行送喜儀式。”
林織:“儀式失敗了?”
這很顯然,如果成功了,他們何必要今天再辦一次。
劉悅點頭:“對,新娘送過去之後,出海的船依舊沒有收穫,哪怕是撈到了一些少的可憐的魚,那些魚在水裡也很快會死掉,然後發臭。”
“這一任的祭司,也就是柳姐,很快又供奉了一名新娘,同樣沒有什麼結果。”
“他們覺得可能是這些新娘都不符合海娘娘的心意,所以才有了今天這一出,那個人選是柳姐在祠堂面前求籤得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