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阿河就好。”
“阿河,明人不說暗話,我只是聽說你跟特區領導在談開設電子工廠的事,但是具體開設什麼工廠?需要哪些儀器,材料,卻都不清楚,所以,沒有具體清單,我也不知道從哪裡跟你介紹。”
趙山河笑道:“我這次去內地,直接問他們要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是我心大,而是的確需要這麼大的地方。因為除了晶片,我想做全電子行業。”
李中海倒吸了一口冷氣,不敢相信地問道:“全電子行業?”
“這個話稍微有些誇張,不過計劃的確是這樣的。要是往細了說,我主要想做家用電器和個人計算機行業,通訊產業這三大塊。
除了產品線,我還要涉足主要配件生產,比如線路板,主機板,基帶。所以,我要建設開辦的不是一家工廠,而是最少幾十家工廠。”
李中海依舊不敢相信,搖了搖頭道:“可是你知道這投資有多大嗎?阿河,不要說你,就是我們幾個人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錢啊!”
“對我來說,錢不是問題,技術才是。目前我自己研究了一些新技術,準備在未來幾個月將這些技術具現,而且我也相信,這些技術絕對是世界一流。如果拿這些技術申請了專利,我相信可以換不少資金。”
“新技術?”
趙山河點到為止,笑道:“李老,一項龐大的計劃,不能單方面考慮。雖然跟內地的談判還沒有正式開始,可是籌備工作也應該展開了。比如,生產各種產品的產品線,有些甚至是不能輸入內地的。那麼,就必須在訊息傳出去之前,就開始佈置。”
“可是,這投資太大了啊!”
趙山河點了點頭道:“我知道。所以,我準備先從受控制清單開始列清單,而這些儀器裝置的進口,就要拜託你了。”
“我本來就是幹這個的,幫忙採購沒問題,可是也需要你給一個具體的清單吧。”
“沒問題,不超過一週的時間,我會給你一份清單,另外,我準備好了十億現金,也能隨時劃賬。以一億港幣為基準吧,每運回一億的儀器,材料,配件,就會把錢打給你,十億花光了,我再想辦法。霍老,有些渠道,可能還要拜託你。”
霍老也被趙山河的大手筆驚到了,木著臉道:“沒問題。不過提到這件事,我這裡也有一個計劃,不過還沒有落實到位,阿河要不要聽聽?”
“霍老請說。”
“我一直想為自己的老家做點事,目前也給老家捐了幾個億,到處修橋修路,可是這種小打小鬧,我總覺得不到位。
我跟家鄉的政府也談過,有心在在自己的家鄉建設一個開發區,整體規劃,整體發展,不知道阿河有沒有興趣?”
這件趙山河比霍老還要清楚,也知道其中的難度。
九十年代初,這個開發區艱難地成立了起來,可是當時官員的意識沒有開放,這個開發區幾度差點關門大吉。
為了解決面臨的困難,霍老跑了好幾次中央,投訴人浮於事的官員,要政策。
九十年代末到世紀初,這個開發區是發展最好的時期,但是,也不盡人意,不要說跟特區比,就是跟東灣比,也要遜色一籌。
等霍老去世之後,幾乎泯然大眾。
趙山河明白霍老的意思,沉吟了一下才說道:“霍老,我很尊重你的想法,但是,我不會考慮把我的投資計劃與你的開發區計劃結合起來。”
“為什麼?”
“因為你的計劃還是一張白紙,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落實,而我這邊卻等不及。
其次,目前只有特區這邊的政策最開放,各級官員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能接受新觀念,新思路,換一個地方,不說官員們能做多少事,恐怕還會成為攔路虎。
你想為家鄉做好事,可是恐怕所有人只想從你身上咬一口,要知道,你手指縫裡漏一點,就能讓許多人吃飽。
所以,我要趕時間,就只能選擇特區,以最快的速度見效益。”
霍老沉默了一會兒,才又問道:“我總感覺你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急迫感,這是為什麼?”
“電子行業更新換代太快,如果不抓緊時間,拖的時間越久,進入的成本也就越高。”
“那你接受入股嗎?”
“如果是你,佔小股,我會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