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城!
這裡是天漢南邊關。
再往南就是南蠻諸多部落的領地。
自從玉門關被樓蘭攻破,負責鎮守天漢南域的鎮南大將軍,或者說鎮南王何屠帶著南峪所有兵力,30萬大軍入住洛陽之後,南蠻諸國趁機對建安城發動了攻擊。
好在一直鎮守建安城的李家,本身也兵強馬壯,絲毫不畏懼南蠻諸國,不但不死守堅城,更是直接出城迎擊,將南蠻諸國數次進攻擊退。
雖然目前戰事尚未穩定,南蠻諸國也沒有褪去,但是有著李家守護,建安城熱鬧依舊,絲毫不擔心被攻破。
要說這李家入主建安城,其實也並沒有多少年頭,滿打滿算也就20年左右。
當初雖然也有建安城,但是卻並不大,再加上緊鄰南蠻諸國。
不像玉門關那邊,穿過大漠可以到達西域諸國,雖然並不富饒,但是卻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產,所以總有來往的行商經過玉門關,玉門關也因此而繁華。
然而建安城卻不一樣,南蠻的諸多國家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特產,甚至連民智都不是十分開化。
整日裡與野獸打交道,甚至都從不自己次昂畜牧,波種莊稼,平日裡全靠打獵為生。
而且南蠻人十分野蠻,曾有天漢的商人,想與其做交易,結果卻被其搶掉商品銀錢,小面剛是丟在了那片蠻荒的土地上,自此以後天漢再未有商人前去南蠻做交易。
李家就是曾經建安城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世家,雖然也有些本事,但遠遠達不到現在這種地步。
但是在李家當代家主本事了得,先是搭上了朝廷的線,讓昭帝將這滿朝文武沒有一人看得上眼的建安城賜予了李家。
天漢當然沒有封地,全天下的地盤都是劉家的,所以說雖說是賜予,實際上就是封了一個建安成總兵。
當時還鬧出了好多笑話,雖說玉門關也有總兵,但是玉門關是多大的城?玉門關總兵有多少兵?建安城怎麼能和玉門關比?
建安城連民兵都算上滿打滿算都不足五千。
所以在天下人看來著,建安城總兵不過是一個笑話。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笑話最終卻讓天下所有人都笑不出來。
當時建安城頗為混亂,李家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將整個西安城掌控在自己手中,而後開始出兵掃蕩四周的山匪。
由於緊鄰南蠻,南蠻忌吃不忌打,雖然天漢打了無數次,但是還是偶爾來襲擊一下建安城,因此建安城一代並不太平,所以有很多山匪。
幾百年前朝廷也派人掃蕩過幾次,可是這地方亂套自然就有人落草為寇,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山肥就如同那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長一茬。
再加上天漢日漸強大,南蠻也頂多偶爾來騷擾一番,病不敢做出什麼太過的舉動,久而久之朝廷也就開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此幾十年前的建安城一代十分混亂。
在李家派兵掃蕩山匪的時候,就連建安城的百姓都認為李家是好大喜功。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李家還真就清剿了所有山匪,只不過這個方式和眾人想的有些出入,在朝中文武百官眼裡,這山匪除了殺了沒有什麼作用。
能落草為寇,淪落到成為山匪這個地步的人,大多數都是沒什麼學問,說白了就是頑固不化。
你跟他講道理,他根本就不聽,你跟他講紀律,他也改不過來,用來做勞動力,這群人好武勇鬥狠也不好管教,因此在眾人看來留起來就是浪費糧食。
可是李家就偏偏把所有的山匪都留了下來,更是讓其組成了一隻軍隊。
這件事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無論是滿朝文武還是昭帝,都覺得癢,這5000人是浪費糧食。
但是李家家族以南蠻時常騷擾建安城,需要兵力為理由,最終昭帝還是同意了。
畢竟在當時滿朝文武看來,這南蠻就屬於那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處理起來雖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是噁心人。
要是派精兵去助手建安城,他們自然不樂意。所以就由著李家組建了這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