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黑牛策馬飛奔,轉眼就來到第一個箭靶前,他鐵柱般的雙腿夾住胯下黃驃馬,盡力讓它跑的平穩,右手拉滿了勁道,大喝一聲“著!”
羽箭吃足了力量,“咻”的一聲飛了出去,第一箭還在空中旋轉著飛行,他又拉滿了第二箭。
當第一箭射中靶心之時,第二箭也已經從他手中飛了出去,第三箭又拉在了弦上。
“梆,梆,梆!”
三箭之間只有兩秒的間隔,相繼穿過了靶心!三隻羽箭有一半的箭桿穿入了足有一寸後的木質箭靶之中。
李黑牛見三箭全部中的,興奮的握著長弓的手不禁顫抖起來!
看臺上眾人也被這漂亮的三箭折服,紛紛起立歡呼起來,趙霏兒衝著發愣的楊懷仁擠眉弄眼,“這回你可以唱彩了,卻又怎麼不喊了?”
楊懷仁報以幽怨的眼神,極力要挽回剛才掉了一地的面子,故意裝出若一副無其事的樣子,強忍著心中激動說道:“叔叔早知道黑牛哥哥箭術無雙,剛才那是逗你玩呢。”
黃驃馬向著第二個靶位疾馳,一段過往的記憶閃過李黑牛的眼前。
那時候他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孩童,經常偷偷拿出父親藏在箱底的一把長弓把玩,卻怎麼也拉不開那根緊緻的弓弦。
李父見他喜歡,就給他另做了一把小弓,手把手教他射箭。他學的很快,加上他從小力氣就異於常人,十三歲的時候就能拉開父親的三石長弓了。
那把弓也是一把上好的柘木製作的長弓,足足能射一百五十步那麼遠的距離。
後來他的父親得了急病去世,母親傷心欲絕,天天以淚洗面,漸漸的就哭壞了身體。此後的十餘年,他帶著體弱的母親回到原籍開封。
他識字不多,又沒有其他吃飯的本事,只能靠自己一把子力氣,去西市或者碼頭上接些扛包的散活,賺些苦力錢來贍養母親。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記得父親去世前給他說的話,“好男兒當頂天立地,精忠報國。”
那時候他不懂這些話的意思,以為能參軍戍邊就是報效國家,可是他又是個至孝之人,為了照顧母親,多少次朝廷募兵他都沒有能參軍。
那個夢想隨著一天又一天逝去的光陰逐漸被隱藏在心底,直到他遇到了楊懷仁。
雖然只有短短几個月的相處,但是他信任這個弟弟,信任到能把自己和母親的生命都交付給他,所以他決定參加武舉,去實現父親的遺願。
李黑牛知道楊懷仁不會問他為什麼要參加武舉,因為他把自己當兄弟,無論自己要去做什麼事,他都會無條件的支援……
李黑牛手中握著白袍年輕人借他的長弓,不知道為什麼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這把柘木長弓,和小時候用過父親的那把柘木弓感覺上太相似了。
所以他即便多少年沒碰過弓箭,又一次拿起來的時候,就找到了當年的感覺,箭矢穿空而過的呼嘯之聲,彷彿觸動了他的心絃,讓他無比的興奮,或許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