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這句話,楊懷仁樂呵呵的向門外跪了下去,心道今天迷迷糊糊了一天了,終於到了他熟悉的環節,結婚拜天地這種事,電視劇裡看過不少,這個總該不會出錯了。
可拜完了天地,第二句話從里正嘴裡說出來,楊懷仁就懵逼了。
“二拜廟堂……”
廟堂是啥東西?不是拜高堂嗎?
沒工夫給他發愣,一對新人被兩個老婦人擺弄著對著皇宮所在的方向拜了一拜。
原來楊懷仁現在是有爵位的人了,結婚行禮,拜謝完了天地,第二項自然應該拜官家,感謝皇帝的隆恩,這似乎跟後世謝完了國家再謝父母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拜高堂……”
一堆新人對這楊母行了大禮,就被攙扶了起來,並沒有夫妻交拜的儀式。如果楊懷仁知道直到南宋,夫妻對拜的禮節才進入結婚儀式並逐漸成為傳統,他就不會那麼納悶了。
拜堂完畢,禮節卻沒有完成,並沒有直接入洞房。下一項是一對新人交換定情信物的儀式。
第一項便是合髻禮,楊母用剪刀從楊懷仁和何之韻的頭上分別剪下一縷頭髮,然後打了個結,放入了一個小紅布包裡交到何之韻手中。
接下來一個丫鬟端著一個托盤走到楊懷仁面前,托盤裡放的是“定情十物”,分別是金手鐲、臂釧、戒指、耳環、香囊、玉佩、金簪、金釵、同心結和一身絲裙。
楊懷仁被擺弄著一件一件送到何之韻手裡,每送一樣,司儀便高唱一句祝辭,他唱完了,在場觀禮的賓客們便異口同聲高唱著讚一句作為回應,婚禮的氣氛開始逐漸進入高、潮。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玉鐲。”
“好兆頭!”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跳脫。”
“好兆頭!”
“何以致殷勤?約指一雙銀。”
“好兆頭!”
……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好兆頭!”
一樣一樣的唱,整整唱完了十種定情信物,司儀才大聲唱到:“禮成!新郎新娘步入洞房!”
聽了這句話,楊懷仁才歡天喜地拽著何之韻往洞房裡走,心裡美滋滋的好似花兒朵朵開,可算等到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