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章:饞嘴宰相

出城向西的官道上,有一輛馬車在行駛著。

馬車很普通,甚至看上去有些老舊,拉車的老馬經驗嫻熟,一直以一種近乎勻速的姿態在行進,駕車的老馬伕自然就很清閒,眯著眼睛把一條馬鞭抱在懷裡。

車廂也十分穩當,裡邊坐了兩個人,看樣子兩人都是年過花甲、鬚髮皆白的老者,身上都穿著尋常的素色儒衫,悠閒的拿小茶杯抿著茶,不時地談論著什麼。

“堯夫兄,今日邀我出來,這是要去哪兒啊?”

“微仲兄,眼見著天一天比一天涼了,再過些日子,恐怕你我這樣的老骨頭,想出城也出不了了。

趁著今日天好,咱們去個好地方,保證咱們能有口福的好地方。”

“哦?”

呂大防撫須一笑,“可是去五味子的莊子上?”

範純仁微笑著點點頭。

呂大防和範純仁二人,可謂摯友。兩人同一年生人,又在同一年,也就是仁宗皇佑元年中了進士,一同出仕為官。

後來英宗繼位,兩人又同為侍御史,在英宗朝著名的“濮議”事件之中,站在同一陣線,不顧英宗皇權而尊禮法,反對英宗下詔稱生父濮王趙允讓為皇考。

也正因為這件事,兩人又同時被外貶,神宗時又同時回朝為官,直到哲宗繼位,隨司馬光擁戴太皇太后高滔滔參政,後司馬光去世,兩人同時為相,縱觀這一對好朋友的整個官場生涯,不得不謂傳奇。

範純仁這次邀請呂大防陪伴一同前去楊懷仁的莊子上,不單單是為了一飽口福,兩人多年的交情和默契,一些事情不用多說,各自心裡早已經明白對方的想法。

在他們眼裡,楊懷仁的出現太奇怪了。

在這個年代,一個讀書人的年輕人,最遠大的理想就是透過十年寒窗,有朝一日能高中進士,出仕為官,報效國家。

或者可以說得通俗一點,讀書人讀書的目的,就是透過讀書參加科舉,一朝登上枝頭變鳳凰,從此有權有勢,光宗耀祖,登上人生巔峰。

但是偏偏楊懷仁是個例外,和他們曾經接觸過的任何一個讀書人的想法,都完全不同。

《孟子》有云,“君子遠庖廚”。這話的原來的意思,是君子應該有仁義之心,不應宰殺牛羊,後來也用來勸誡讀書人不應該不務正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北宋年間飲食業發達,從事廚子這個行當的人數不勝數,但這數不清的人裡邊,絕大多數人都是目不識丁之輩,其中還有不少女性。

男人在這時候當廚子,是被人看不起的,而一個功名在身的人,不想著出仕為官為朝廷效力,反而放棄仕途,專心去做了一個廚子,在呂範二人眼裡,是很不能理解的行為。

不過之後的事情,又一次讓他們大跌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