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章:雙保險

新的餐飲業帝國就這麼建立了,楊懷仁讓每個大宋人民吃上牛肉麵的夢想,又邁進了堅實的一大步。

但是實現夢想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那就是牛肉的供應問題。

北方有不少胡商都在販售草原的牛羊,這一點還好說,可胡商販售到南方的牛就很少了,除了交通發達又比較富庶的江南一帶,其他的南方地區就很難吃上草原肥牛了。

牛肉麵要普及,作為主要原料的牛肉就成了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東京城裡販售牛肉的大多是契丹和西夏的商人,它們基本把持了牛肉市場的八成份額。

隨園的牛肉供應便是來自一個契丹牛販子,最近從他那裡進貨,他已經開始漲價,理由就是夏天的草原上牧草豐美,牛吃的好自然就肥,肉多了自然就便宜。

現在要入冬了,牛吃乾草是要瘦的,牛肉產的也少了,加上運輸成本提高,牛肉價格漲一漲是理所當然。

都說胡人沒有腦子,其實是錯誤的,人家連供求和價格之間的關係都說的頭頭是道,看來不論哪一國的商人都是精明的。

楊懷仁對此非常不滿,如今牛肉麵的銷量翻了一倍,利潤的增長卻遠遠不到一倍,原因就是買牛肉花的錢多了,成本提高了,那一小半利潤被牛肉販子們無形中“打劫”了。

對於這種牛肉供貨市場的壟斷,即便楊懷仁不滿,也沒有辦法,總不能換些其他便宜的肉充牛肉,牛肉麵裡沒有了牛肉,那就不是牛肉麵了。

可總不能白白看著自己動腦子又動嘴皮子,費神費力地忙活了半天,卻是為這幫蠻子們做了嫁衣。

楊懷仁決定想個辦法打破這種壟斷,讓牛肉價格恢復到正常水平。

很明顯契丹和西夏的牛肉販子是一個鼻孔出氣的,從他們這裡,是找不到什麼路子的,只有從另外的地方入手。

其實東京城裡還有另外一兩成的牛肉是蒙古人和吐蕃人提供的,實際上蒙古牧牛和吐蕃犛牛的肉質更好,只不過他們供應的牛肉數量太小。

如果單單供應隨園倒是足夠的,但是對於整個餐飲聯盟來說,這些牛肉就明顯不夠了。

蒙古如今還是臣服於契丹人的部族,他們生活在更北的一片貧瘠的草原上,每年春夏兩季運送兩批牛群來到大宋,路途遙遠已經非常不易,途中還要被夾在中間的契丹人各種剋扣,想從他們那裡購買更多的牧牛也非常困難。

那麼剩下唯一的途徑就是吐蕃的犛牛了。吐蕃的犛牛運送到大宋各地,運輸成本同樣不可忽視。

不過這一點好解決,遊師雄不是秦鳳路行軍大總管嘛,是時候讓他還楊懷仁製作壓縮餅乾的大人情了。

秦鳳路毗鄰吐蕃,楊懷仁只需要從吐蕃的部落首領那裡買了犛牛,只需要他們跨過邊境送到秦鳳路,讓遊師雄幫忙尋一塊麵積大荒地買下來作為臨時蓄養牛群的牧場。

像趙頵這樣各種生意都有些涉獵的有錢人,都有自家的商隊,讓這些商隊幫忙把犛牛運送到大宋各地就可以了。

楊懷仁想清楚這一切,現在只剩下尋找犛牛的供貨商,他想到了那個當日欺負高麗使節的吐蕃使節。

吐蕃在唐代曾經是高度統一的,而在北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吐蕃諸部並不能算一國,有點像是後世某種聯合體似的一種聯合體制,高原上有成千上萬個大大小小的小部族,他們按照氏族的血緣關係聯合成幾十個大的部族聯盟。

原來的吐蕃王權所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分成了三個最大的氏族,分別是烏斯藏,後藏和納裡速,而其他一些原本貧瘠的地方,由其它一些小部族和一些從東部西遷或者從北方南遷來的部族融合而成了新的部族當權。

吐蕃使節其實是最大的三個氏族中派人輪流擔任的,楊懷仁只知道現任的多傑使節是來自烏斯藏部,也是當今吐蕃諸部中最強大的一部。

多傑不管來自於那個家族,都是烏斯藏部族裡的大族,他們肯定擁有數量巨大的牛群。於是楊懷仁派人去給他送了份名帖去,邀請他幾日後來觀禮大胃王比賽。

為了防止這位吐蕃使節也學了契丹人漫天要價,楊懷仁決定為尋求牛肉供貨商上一道雙保險,透過嘉王的關係聯絡了一位經常出入大宋和吐蕃東部諸部的一位大行商,也同時展開合作的談判。

……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不只是楊懷仁有,另外十三家商業夥伴也各自找了自家最能吃的吃貨來參加。

趙頵甚至想自己親自參加,幸虧兩位王妃沒允許他這麼做,一是怕他胡鬧丟人,二是怕他胡鬧丟了大人,三是……反正她們知道趙頵會胡鬧丟了王爺的體面。

大宋人才輩出,肯定是藏龍臥虎的,這些天進京的那些吃貨們,說不定裡邊就有不少是屬龍或者屬虎的,趙頵這種普通吃貨,跟這些人是沒法比的。

這一天隨園裡就來了一位,不拿籤子就闖了進來,說是來參加大胃王比賽的。

楊懷仁在家養傷正悶得慌,趁著何之韻不注意便跑了出來,剛巧出門來店裡看看,見這人生得有趣,便請他坐下了說話。

在他眼裡,黑牛哥哥一米九幾的身高在大宋就算非常突出了,眼前這人長得更高,目測得有兩米以上的身長,身體健壯的超乎正常人的想象,胳膊就有楊懷仁的腰那麼粗,簡直就是大宋版的大鯊魚奧尼爾。

“你是來報名參加大胃王比賽的?”

這壯漢的身材看上去挺嚇人的,可性格確實十分靦腆,傻傻地“呵呵”憨笑了兩聲,也不答話,拳頭裡攥了一張小紙條遞了過來。

楊懷仁好奇的接過那張被他當寶貝似的攥的褶皺了的紙條開啟一看,左下角是蘭若心的落款,上邊說這是她送給楊懷仁的一個禮物,算是還他一個人情。

楊懷仁感嘆他和蘭若心唯一能相互瞭解並有感應的地方,就是他們都是貪財的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