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見楊懷仁這個慘樣子,難免心生憐憫,“愛卿,這是怎麼弄的?”
楊懷仁醞釀了半天正準備答覆趙煦,高太后可能是怕他說禿嚕了,搶先說道:“五味子前幾日被一江洋大盜所擄,不過五味子智取大盜,才受了些苦,此事上五味子也略有功勞,不若今日就數功並賞了罷。”
趙煦當著這麼多大臣面上也不便多問,便清了清喉嚨,揚聲說道:“五味子楊懷仁上前聽封。”
楊懷仁傻兒呱唧的“哦”了一聲,卻不知該怎麼辦,呆呆地站在原地沒有動。
遊師雄站的地方離他不遠,忙小聲提醒道:“傻小子,傻站著幹啥呢?官家喚你上前聽封呢,快跪下啊。”
楊懷仁這才反應過來,可腿剛要打彎的時候,趙煦笑著說道:“愛卿身上有傷,就不必多禮了。”
這話說的輕巧,可驚壞了幾位大臣。北宋歷代皇帝都遵循太祖旨意,尊重文人,重視文人,只要是有功名的讀書人,見了皇帝也只需躬身行叉手禮便可。
除了祭祀,大朝會,還有一些特殊的典禮上,文武百官對皇帝行跪拜之禮以示隆重之外,平常的小朝會,是無需跪拜的。
但是皇帝對某人下旨,不管你什麼身份,只要是臣子,都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之後,才能伏地聽旨,這也是禮儀中的規矩。
官家親自宣旨,連宰相這級別的官員,也要遵守這樣的禮儀。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官家念在聽旨的官員年紀大或者受傷的份上,會明示他可以不必跪拜聽旨。
可楊懷仁的傷,除了胳膊是真傷之外,其他的地方纏了那老多麻布繃帶,很明顯都是裝飾用的,高太后也幾位大臣都看出來他這是裝可憐貪功,沒有說破而已。
就小皇帝看不出來,還當楊懷仁是真受了重傷了,竟也不用他跪拜聽旨,這是何等的恩寵?
楊懷仁在這些人心目建立的貪財貪功的形象很成功,你們不是都裝清高裝好人嗎?哥偏偏做無賴做壞人,你們最好鄙視哥,不要和哥來往,哥也好落個清閒。
趙頵和遊師雄是明白楊懷仁這麼做的目的的,這種事,說起來是人各有志,他們也不多說什麼。
趙煦先是表彰了一下楊懷仁的功勞,勉勵他再接再厲,為大宋再創新功,楊懷仁想的卻是,新功不新功的我也拿捏不準的,這又不是說兩句盡力而為就能成的事。
他能做的,也許是下次越過大遼跟蒙古熱或者女真人買羊肉的時候,看看能不能把這倆部族給整造反了。
最後才是趙煦對楊懷仁的封賞,“特賜封楊懷仁為環縣侯,食邑千戶,地十里。”
這環縣侯的封號是剛才幾位大臣和高太后商議出來的,像江南和中原的好地,他們是不肯封給楊懷仁的,好在趙頵和遊師雄說了楊懷仁正準備買個牧場養些牛羊的事情,也正好中了他們幾位的意。
環縣也不在秦鳳路,而是在秦鳳路懷德軍東面。
環縣是個邊陲小縣,縣治下的土地倒是很面積很大,不過多是比較貧瘠的土地,也打不了多少糧食。
北面是橫山,橫山再往北就是西夏的國境了,東面是永興軍府的定邊軍,南面便是慶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