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章:猜燈謎

圍觀的人群裡,很多都是下了注的賭徒,當然也有不少百姓是聽說今天能夠免費吃到十四家著名酒樓的美食,才早早來此等候。

見有人已經進場落座,不得其法的人群開始鼓譟起來,歸雁樓的掌櫃範二孃站了出來,大聲宣佈道:“眾所周知,今日歸雁樓,隨園以及另外十二家城內名樓在此聯合舉辦‘誰是大胃王’的比賽。

在場的各位除了能夠欣賞到精彩的比賽之外,還有人能夠來到場內,免費享受由這十四家名店提供的各色美食。”

接著他抬手指了指眾人身後,“諸位請往身後看……”

眾人疑惑的轉過頭去,發現護城河上緩緩地划過來兩艘大船,船上掛滿了許多精美的花燈,把整個護城河的河面都照的流光溢彩。

“每條花船上各有五十個花燈,每個花燈上都有一條燈謎,凡是能猜射中的者,不論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可獲得進場免費享受美食的機會。”

圍觀的人群找到了進場的機會,爭先恐後地擁擠著去河邊,總共就一百個免費吃喝的名額,誰也不想錯過了這個機會。

開封府的衙役們這下可忙活了起來,極力的維護著秩序,生怕有人真的落了水。

楊懷仁覺得他這樣的文化人,猜燈謎這種文化人的趣味遊戲,不應該少了他一份。

說起來燈謎這個詞,最早產生於北宋,之前的叫法在各個朝代都有所不同,追尋燈謎最早的起源,要到春秋時期。

據說當時一些士大夫為了向王上表達一些自己的意見,又怕犯了忌諱,於是用一種“隱語”的方法,把自己想說的字,詞語或者句子隱晦的表達出來,這大概就是謎語的起源了。

楊懷仁以前以為只有中秋和元宵節才有掛彩燈猜燈謎的民俗活動,實際上在宋代,掛彩燈猜燈謎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娛樂形式。

除了中秋和元宵佳節,像是元旦,春節,二月節,七巧節,下元節等中國傳統的節日裡,人們都會進行這樣的活動,只不過根據節日的不同,所掛彩燈的樣式和燈謎的主題有所不同罷了。

即便是非年非節的時候,為了慶祝一些喜慶的日子,比如官家或族中長者的誕辰,富貴人家嫁娶等,也許規模會小一些,但也有用這種形式來慶祝的習慣。

楊懷仁不為跟旁人搶進場免費吃喝的名額,只是對這種民俗有些好奇,又想在趙頵等朋友面前顯擺顯擺自己高深的智慧,所以才去湊個熱鬧。

有嘉王府的侍衛開道,楊懷仁也跟著趙頵沾了光,享受了一番特權階級的待遇。

王爺就是王爺,人家糊花燈都不是用彩紙的,而是直接用絹布,二人來到一個鯉魚形狀的花燈前,楊懷仁小聲問道:“大舅哥,這燈謎是你出的,你一定知道答案吧?”

趙頵搖了搖頭,笑著否認道:“你想什麼呢,你看這幾天來為了這次促銷活動,我都忙成什麼樣了?

這裡一百條燈謎,就算我有心去出題,可我哪有那工夫啊?這都是你兩位嫂嫂忙活了幾天才湊出來的。”

“哦,原來如此,兩位嫂嫂受累了。”

楊懷仁對著王府的方向遙拜了一下,然後斜眼一笑,“既然今天的主題是比試,那麼咱哥倆也比試比試,看看誰能更快的猜出第一條燈謎。”

“我去!做菜我比不過你,猜燈謎你可不是為兄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