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楊懷仁上輩子電視劇看的多了,沒想到如今能派上用場,從蘭若心的舉止言談裡,他猜到了些什麼。
蘭若心乍一聽到他的話有些受驚,轉念一想,心裡又懷疑這是楊懷仁詐她,即刻又佯裝不為所動的樣子端起了面前的茶水,輕輕啄了一口。
“楊公子好心計,你不用白費心機,到了該說的時候,我自然會告訴你我的的身份。”
“你以為我逗你玩呢?”
楊懷仁又坐了回去,也去裝模作樣的喝茶,“你們青蓮幫的人,又不需要偽裝,幹嘛搞的那麼神神秘秘?
如果我沒猜錯,蘭姑娘這次請在下來此一聚,是為了八月十五在下跟魏財的廚藝比試的事情吧?
你們青蓮幫最大的買賣就是賭坊,除了這件事,應該沒有其他事能勞煩幫主家的二小姐出面了吧?”
楊懷仁第一眼看到蘭若心的樣貌,雖然吃驚,但是他觀察力強於常人,早看到她腰間的荷包上繡了一朵青蓮的圖案,這就是青蓮幫的印記。
至於青蓮幫,說白了其實是就是丐幫的一個下屬幫派。
普通人聽到丐幫兩個字,總會自然而然的想象到乞丐們右手拄著打狗棒,左手捧著個破碗走街串巷挨家挨戶討要零錢或吃食的畫面。
其實江湖上的丐幫,並非是一個全是叫花子的組織。丐幫裡乞丐的數量雖然佔了絕大多數,但是這些真正的靠乞討為生的叫花子並非丐幫的主力。
丐幫也並不是窮的叮噹響,需要沿街乞討為生的幫派。
最初的丐幫是形成於南北朝那個混亂的時期,由於接連的戰火和災荒,大量的漢人流離失所,成為流民,長期的流利生活,讓這些漢人淪落為乞丐。
一些零散的江湖人士組織起來救助這些乞丐,吸引了大量的乞丐加入了進來,形成了一個有體系管理的組織,被平常百姓稱作丐幫。
其實這些最初的江湖人士,都是有家有錢,甚至有不少產業的富人。
只不過歷經幾百年發展,人數上乞丐在幫裡佔了絕大多數,但是幫派的管理和決策階層,仍舊是那些富有的江湖人士的後人。
比如蘭若心,就是其中之一。這些自命清高的江湖人士不可能也學了乞丐捧著個破碗去乞討,他們之中很多有識之士繼續經營他們自家的產業,才有瞭如今的規模。
於是丐幫之中根據出身又分成了兩個流派,有錢的穿乾淨衣衫的一幫人叫淨衣流,而穿著破爛滿街乞討的叫濁衣流。
淨衣流後來為了和那些叫花子區別開來,自稱青蓮幫,自詡為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蓮,身上總在衣領或腰帶上繡著一朵含苞欲放的青蓮的圖案。
楊懷仁本來也不懂這些,更不怎麼感興趣。只是每天走出家門去隨園的路上,總有些叫花子跟自己後邊要銅子兒。
一開始他也不以為意,後來時候長了,他發現總有些穿著乾淨衣衫的人去驅趕這些叫花子,而那些叫花子們也好像聽這些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