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2章:轉彎(下)

楊懷仁懂的了轉彎的道理之後,忽然覺得要實現這個目標,不一定非得走一條路。

他現在想到的辦法是,開一所庖廚學校。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件事很搞笑,難不成楊懷仁是想把藍翔技校帶到大宋來?

這聽起來確實很搞笑,不過楊懷仁這個想法中,廚子學校只不過是個幌子,是個掩飾而已。

他是想透過一個培養軍隊中的伙頭兵的廚子學校的方式,變向的去培養他想象中的那種軍事人才。

趙煦之前跟他說過的話裡的意思,就是要改革軍隊了,也許這不過是他一時的念想,憑他現在的權力,還不足以改變現狀。

但是在楊懷仁心裡,既然趙煦這位皇帝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一件好事,特別是他作為一個後世人預先知道將來即將發生的事情之後,更篤定了這件事能成。

直接上奏朝廷說要開一家軍事學院那是不現實的,就算宮裡兩位大佬沒意見,那些文官們也會站出來說三道四,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導致整個計劃的失敗,所以楊懷仁想到辦法轉了一個彎。

如果楊懷仁只說是開一架培養廚子的學堂,那阻力就相對小的多了,大不了也被那些看不起廚子這種職業的所謂“君子”們詬病幾句,說他不務正業而已。

只要能達到目的,其實要穿什麼樣的外衣,找什麼樣的藉口,走什麼樣的彎路,在他心裡都不是那麼重要,更何況幾句罵聲呢?

再說這件事其實也是一舉兩得。

既然是廚子學校,廚子自然是要培養的。更多優秀的廚子,也代表著大宋人民可以享受更多種類的美食。

楊懷仁一身的廚藝,光靠他自己的力量,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發揚光大的。

教授更多的學生,將來學生出師之後,回到家鄉,再收更多的學生,那他的廚藝也能夠傳承和普及下去。

這樣既能培養一批廚子去幫助他實現他的讓美食遍及天下的理想,又同時為他強國強軍的第二個理想做了一個完美的掩飾。

想明白這一切,楊懷仁就樂了。傻樂了一會,才發現要實現這個計劃,也不是想象裡那麼簡單。

最最基礎的問題,要建設一座新的學校,要費時費力,而眼下,他手上連一塊足夠建設這所預想中的庖廚學院的土地都還沒有著落。

買地的錢他是不愁的,愁的是沒有足夠大的荒地可以讓他使用。

京城裡是想都不用想了,那地價簡直就是要人命。放在外地也不行,自己總不能來回跑,太浪費時間。

既要滿足離他的莊子近,地價又不能太貴,地方又足夠大,還不能佔用耕地,楊懷仁撓著腦袋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一個絕佳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