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這樣的回答,在作為廚子的楊懷仁聽來,也是極其欣慰和受用的。
在他看來,家,其實就是人類在文明社會中生存所必需的一種東西,性代表了原始的生理需求,感情代表了精神需求,而食物,則代表了最基礎的生存需求。
所有這一些糅合在一起,就慢慢形成了人類社會中,不論在哪個國家和民族裡,都相對統一的對家的認知。
老和尚簡簡單單一句話,能把這世上的事情說得這麼透徹,還真是不愧對了一個老吃貨的基本原則。
楊懷仁毫不顧忌的伸手去輕輕摸了摸老和尚的渾圓大肚子,笑著打趣道,“大師你還真是心寬體胖,瞧這肚子,怕是沒有九個月,也得八個月了。”
老和尚也不怪他孟浪開這種無聊的玩笑,還故意挺了挺他的大肚子,哈哈笑道,“要是小僧有本事能十月懷胎,產下個小孩兒來,那這孩兒也是個胖子的命。”
“你倒自嘲的很有水平”,楊懷仁笑道,“叫我說,大師你一定是不守佛門的清規戒律,被師父趕下上來,掃地出門了吧?哈哈……”
這樣的話,仍舊沒有讓老和尚有扎心的感覺,半點沒有觸動到他的神經。
“酒肉穿腸過,佛——自在心中留。”
說著老和尚捏著手裡的西紅柿,剩下三根手指頭,還是放在面前默默做了了合十禮的樣子出來。
“不過這一次小施主又說對了,小僧還真是被師父掃地出門的。”
“哦?”楊懷仁半帶疑惑地打趣道,“可是因為你偷了山下誰家的雞,跑回山上找了個沒人的地方烤了吃,卻不料被師父聞見了味道發現了你不守戒律了吧,哈哈……”
“要很是如小施主所說,那倒好了,小僧還可以孝敬師父半隻雞吃。”
聽了這話,楊懷仁作為廚子的自豪感又要出來裝逼了,“那就一定是你烤得不好吃,讓你師父嫌棄你浪費了好端端的一隻大肥雞?
實不相瞞,小子就是個廚子,換了我是你,怕是師父不但不怪我,還要誇獎我一番,甚至升個什麼院正或者首座之類的職位噹噹也說不定嘞。”
老和尚跟著笑笑,接著搖了搖頭,“前邊小僧說了,被掃地出門是真的。小僧在寺裡就是專職掃地的小和尚,可有一天,師父突然嫌小僧掃的不乾淨了。
還說,‘悟能啊,你掃了六十年多年地了,還把院子掃成這個樣子,寺裡是留不住你了啊’,然後就結果了小僧手裡的掃帚過去,示範瞭如何掃地。
等師父示範完了,小僧便明白師父是要小僧下山了。”
楊懷仁沒聽明白老和尚師父的話裡到底是個什麼禪意,卻驚訝於這老和尚原來不僅僅五十多歲,能掃上六十年的地,算起來他最少也得有七十歲上下了。
照這麼說,這老和尚倒是保養的挺好,面板紅潤細膩,除了因為自身比較胖讓面板不顯得老以外,那就只有一種解釋了——他因為練過什麼武功或者內功,讓他樣子保持了相對年輕的狀態。
這就讓楊懷仁好奇心氾濫了,更讓他關心的,是老和尚所謂的被“掃地出門”,究竟是個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