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6章:趙煦問策(下)

趙煦在抬起頭來,仰著頭望著屋頂,忽然感慨良多地說道,“朕九歲登基,可到了今天,也就是剛才那一刻開始,才真正有了當皇帝的感覺。”

楊懷仁心說你終於到了那個豪情萬丈的階段了。對趙煦如今的感慨,楊懷仁有些體會,卻不敢說能理解他這七八年來所經歷的事情。

他明明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可因為繼位的時候年紀太小,只能活在他祖母的羽翼之下。

表面上他有權力,卻從來沒在國家大事上把這種權力行使過,好比一個人感覺渾身都是力氣,卻無論如何也使不出來。

也是像其他當皇帝的一樣上朝,可惜他坐在那張華麗得誇張到不行的龍椅上,更像是一個擺設。

也不是沒自暴自棄地對那些大臣們說過“萬事問朕的祖母就好,反正你們也沒把朕放在眼裡”。

令人傷心的是那些朝臣們雖然聽了這話汗顏,卻還是照著話裡的意思做了。

但今天,不一樣了,他這個皇帝,終於收回了權力,有了一種氣吞山河的壯志。

楊懷仁卻是知道,趙煦當權之後,朝堂上又是一波腥風血雨。高太后掌權時期的元祐舊臣趙煦都信不過,或者說有些埋在心底的怨恨。

未來的一年之內,趙煦召集了大批新黨,重新把持朝堂,把那些元祐老臣悉數架空權力,或者直接趕出朝廷貶配到地方。

期間黨爭再一次進入高潮,重新得勢的新黨成員佔據朝廷中樞之後,藉著皇帝的雷霆之怒,對舊党進行了瘋狂的報復和清算。

最黑暗的是很多人利用各種見不得人的手段進行了私人的攻擊和報復,讓當時很多原本是治國的大才,都含恨而死。

大宋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內耗,進入了不可挽回的政治混亂的局面。

楊懷仁知道將來要發生的一切,卻沒法去管。看上去他現在甚得聖寵,可惜他的能力和力量還是太小了,實在左右不了朝堂的局勢改變,更無法在這件事上阻擋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他能做的,還是做他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培養一批職業軍人,阻止北宋滅亡。同時極力推廣他的飲食革命,讓大宋自下而上發生徹底的改變。

夜深了,大殿裡靜得有點可怕,明明是六月底的夏天,楊懷仁卻感受到了脊背上一陣一陣的冰冷。

趙煦站了起來,走到神宗的牌位面前,好似帶著點哭腔似的說道,“父皇,你當年沒做到的,皇兒一定幫你做到。”

楊懷仁想嘆氣,可是卻不敢發出聲來。趙煦在他眼裡,也算是有理理想有抱負的。

也許是因為前邊的七八年太壓抑了,導致他當權之後也太狂妄,又開始搞神宗那一套已經失敗過兩次的改制和新政,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而最後他也變得鬱鬱寡歡,最終沉迷女色,又成了歷史上有一位短命的皇帝。

人的性格,總是執拗的。楊懷仁沒法憑藉他跟趙煦這種層次的關係,站出來去苦口婆心的相勸,結果肯定是他要倒黴的,還要連帶這他的母親和妻兒。

他忽然想起還有一個性格還沒有成型,也許還有救的人,也許他才更符合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