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之韻吃不下東西,楊懷仁雖然不是大夫,可細細想來,應該是天熱的緣故,孕婦大著肚子,有些害暑。
蓮兒呢,正好有點相反的意思,她倒是什麼都不忌口,看著身子挺瘦弱的,吃起飯來倒是沒有多大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蓮兒只喜歡吃水果蔬菜,卻不喜歡吃飯和魚肉蛋奶。
孕婦多吃水果,是能補充自己身體和腹中胎兒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的,多種維生素,就更不會缺乏。
只不過要是隻吃水果蔬菜,不補充蛋白質,這樣的飲食習慣,同樣是不健康的,營養不平衡,對大人孩子都沒有好處。
兩個大肚婆,體質不同,如今的情況也不一樣,楊懷仁站在廚房裡,叉著腰盯著各種各樣的食材,想著如何給她們補充營養。
蓮兒這邊好處理,她就是水果蔬菜吃得太多,缺少蛋白質攝入,一碗雞蛋羹,就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雞蛋羹,聽起來最尋常最普通的一道菜,製作簡易,好似沒有什麼難度。
實際上,廚行裡的人都明白,越是簡單的菜,就越難做好,一道雞蛋羹做出來容易,但做的完美非常難。
比如,做出來的雞蛋羹要鮮嫩潤滑,細如凝脂,不能有凝結成塊的蛋羹,不能粘連在碗壁上,也不能有蜂窩和氣泡,還要入味,又不能在蒸制的過程中流失過多的養分,要做到所有這些,其實很難。
先準備一個大開口的瓷碗,倒入溫熱的水,讓溫熱的清水把瓷碗預熱,稍事冷卻成溫水。
選取三到四個新鮮的雞蛋,直接打入到瓷碗的溫水中,雞蛋和溫水大概的比例,大約在一比一點五左右。
還有一個重點,是瓷碗的大小,要保證雞蛋打入了溫水中之後,整個水平面,不能超過整個瓷碗容量的三分之二,以二分之一多一點為最佳。
用筷子把雞蛋打散,打勻到溫水中,打到所有的蛋黃和蛋清都和溫水混合得非常均勻,沒有蛋清的粘稠凝結為止。
此時混合蛋液的表面,一定是又很多氣泡的,這時用濾網,或者用乾淨的竹篦子,從上而下去過濾蛋液,用這種方法把所有氣泡的泡泡壁打破。
到完全看不到氣泡的時候,蛋液應該是一碗黃色的清水一樣,此時就可以開火準備蒸了。
不用等鍋中的水燒開了再把盛了蛋液的瓷碗上鍋蒸,而是在水半開的時候,就要把瓷碗放進去。
這時也不能直接蓋上蓋子,而是要在碗口的表面,覆蓋一層保鮮膜。這時候也沒有保鮮膜可用,楊懷仁用細薄的上好宣紙,在清水中打溼了,然後把碗口包裹嚴實。
用針,或者牙籤,在宣紙上紮上幾個出氣的小孔,保證雞蛋羹在蒸制的過程中,瓷碗內外的氣壓能夠平衡。
這是就可以加蓋子了。雞蛋羹細嫩的關鍵,是蒸制過程中的火候掌握,一定不要開大火猛火讓雞蛋羹快速成熟,那樣容易讓靠近碗壁的蛋液快速成熟凝結,造成中間部分的蛋液無法成熟,導致口味差了很多。
火候儘量掌握在小火和中火之間,讓鍋中的蒸汽均勻地去加熱蛋液,儘量讓瓷碗中的蛋液能幾乎同時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