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公也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高滔滔似乎已經變了,已經不再是那個笑嘻嘻著喂他吃蜜餞兒的小丫頭了。
但是隨之而來的,他的身份和地位都提升了,還在高滔滔的授意下培養了一批秘密的內衛,這一切,對於葉公公來說,都是讓他心懷滿足的。
他似乎已經不在乎當年是誰害得他家破人亡,又害得他成了無根之人,一是因為時間真的已經太久了,他的仇家也許早就化作了白骨被埋在了黃土之下。
二是因為如果沒有那樣的經歷,他也沒有機緣認識了高滔滔,並在她身邊呆了將近一輩子那麼長的時間。
不過不管高滔滔怎麼變,他對葉公公的愛護,卻是一如既往的,這便是葉公公願意舍了身家性命追隨著她的原因。
即便是高滔滔頭腦發熱,幻想著要成為第二個武則天以後,葉公公也盡心盡力的去幫助她,從來沒有考慮過失敗之後,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個人能和高太后心靈相通,那這個人一定是葉公公,他比任何人,包括她的丈夫,兒子都更加了解她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會用盡一切辦法去幫助她得到這些。
一場盲目的宮廷劇變,因為準備不充分而失敗了,高太后被她孫子軟禁壽安宮,葉公公聽了她的指令,逃了出來。
讓他逃出來,就是因為高太后知道他一定會想辦法,也有辦法能拯救她,而且不僅如此,她相信葉公公會有更好的計策,來力挽狂瀾。
葉公公某些時候,即便作為一個不完整的男人,他的計策也比被權力的誘惑迷昏了頭腦的高太后要高明一些。
就比如說楊懷仁,在高太后眼裡,他只不過是一枚棋子,是一個小卒子,俗話說過河的小卒頂杆車,可卒子就是卒子,就算是長了翅膀,也變不成一杆真正的車。
但是在葉公公眼裡,楊懷仁還就真是一杆車,只不過是之前的高太后,沒有把他當做一杆車來用罷了。
當然,這杆車,自己是不清楚他到底是個卒子還是個別的什麼棋子的,哪怕現在穿著卒子的衣服,葉公公也有辦法把他變成了一杆車。
於是一個完美的計劃在他的腦子裡形成了。要搭救高太后出宮,他不用別人,就用楊懷仁。
而且不但用他,還要在整個計劃裡設計讓他在做了這件事之後,不得不從新站到高太后這一邊來,讓他自願跟高太后站在同一條船上。
搭救高太后,整個過程都應該是極其隱秘的,葉公公做得也非常的謹慎,除了楊懷仁,他甚至沒有再用原來內衛裡自己的親信手下。
他這麼做,就是怕楊懷仁如今在內衛中的口碑和影響力,導致他的整個計劃洩露了出去。
來到中牟縣官驛的那一刻,他還覺得楊懷仁並沒有發現他的計中計,也真是因為這樣,他才疏忽大意了。
葉公公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從官衙的殮房偷走屍體的那一刻,竟然被人看到了,而且那個人大驚小怪地認為這是鬧鬼,搞得值守衙門的一眾人等雞犬不寧,最終導致了楊懷仁從這樣的小事裡,推斷出了他的真實意圖。
於是他從設計害人,變成了作繭自縛。
如今他站在楊懷仁面前,似乎都能聽見他的鮮血從腹中流出來,然後滴落在地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