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要末將把駙馬追回來?!”
耶律跋窩臺皺著眉頭想了想,才緩緩道,“要活的。”
宿衛將軍領命而去,剛邁了一步,忽然聽見背後耶律跋窩臺又加了一句,“儘量要活的。”
……
剛出中京城,楊懷仁的出行隊伍不好走的太快,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懷疑,儘管因為陰天打雷,一路上遇到的人並不算很多。
走出城約十來里路的時候,是一個十字路口,繼續向東自然是那個假的目的地啦日湖,而轉頭向南,則是連線中京道來州的官道,楊懷仁可以經來州,向南走道州的路線回到大宋。
不過鬼姐的計劃裡,這麼走的話,如果耶律跋窩臺知道了他們的目的,很容易猜到他們的回宋路線,如果立即下令沿路各州各縣對他們進行阻攔,單憑楊懷仁現有的一百多號人,恐怕很難逃出重圍。
鬼姐打算向北走,然後圍著大定府繞個大圈,然後向西進入西京道,經大同府,從朔州一路回大宋。
這個主意聽起來好像很好,但楊懷仁此時還沒有打定了主意,按照鬼姐的走法,路途實在太遙遠了,他們一百多個人,很難一路上不引起旁人的懷疑。
而且如今緝拿蕭撒弼造反餘黨的事情還在進行,而那些造反餘黨基本都是向被向西逃竄和隱藏,楊懷仁向北繞圈子走的話,怕是要遇上緝拿造反餘黨的人,還是難以躲過截查。
既然已經出來了,回頭是不可能了,恐怕耶律跋窩臺會直接軟禁他不讓他離開,那麼剩下的,只有最後一條路,繼續向東。
楊懷仁提出來的時候,鬼姐有點疑惑,向南向北,都不安全,向東是相對安全了,但向東回不了大宋啊。
楊懷仁笑著搖頭,“你再想想。”
鬼姐想了一下,忽然喜上眉梢,“走水路?!”
“對!”
楊懷仁道,“走陸路的話,路上盤查太多,很難順利躲過那麼多關口,就算能混過去,到宋遼邊界,也很難透過隔離區再過河。
當我想到過河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了這一點,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直接走水路呢?
向東去遼東,從遼東的漁港,咱們可以買十幾艘漁船,然後僱人掌船,咱們走海陸到大宋的登州登岸。
這麼一來,向東的走法,是他們最不容易猜到的,而且東邊沒有捉拿造反餘黨的狼軍,大家化整為零,扮作了客商分頭行事,也不容易被人懷疑。”
楊懷仁提出這麼個辦法來,鬼姐很認同,兄弟們也說好。
於是楊懷仁把一百多人的隊伍分為三路人馬,楊懷仁、鬼姐和天霸弟弟一路,黑牛哥哥一路,盧進義帶一路,大家向東分散行事,換了一身行頭扮作客商,十日後在永樂縣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