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仁意識到,鬼姐說裝病的主意可以用,但如果單純是裝的話,同時又很容易被識破,那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
所以他覺得,如果能讓鬼姐“安全”的病上一場,才能真正瞞天過海。
他很快想到了一個主意,但他還需要得到鬼姐的同意,不料他一開口,鬼姐便笑著答應了下來。
兩天後,楊懷仁罕見的給官家上了一道摺子,朝堂上的眾臣們也很關注,紛紛猜測,一向不參與朝政的楊懷仁,現在怎麼改變了主意了?
亂糟糟的朝堂立即安靜了下來,如今朝中雖然是新黨當權,但新黨內部也並不那麼團結,不論哪一方都不願意看到一個新的勢力加入到朝中權力的爭奪中來。
甚至有人開始暗暗懷疑,會不會是官家覺得不能讓新黨一家獨大,特意找了一個新的勢力出來,目的是為了制約朝堂上的新黨呢?
這不是不可能的,歷朝歷代的皇帝裡,也總有這樣的精明皇帝,利用朝中不同派系的官員之間的爭鬥,來控制整個朝堂權力的平衡。
可這種事誰也不會直接在朝上說出來,只能各自猜測,一時間裡眾說紛紜。
但當趙煦當著所有朝臣的面前把楊懷仁的摺子拿出來的時候,他們才知道,遼國的安國公主病了,楊懷仁的摺子,是求官家派宮中太醫去府上給安國公主瞧病的。
朝堂上原本還擔心楊懷仁另有所圖的官員們愣住了,事情真的是這麼簡單?還是他們想的太膚淺了,看不出這道摺子裡邊的門道?
不管如何,安國公主得了怪病,民間的郎中看不好,這可不是小事。
東京城裡的契丹人很關心他們的公主,以前就三天兩頭的往楊家莊子裡跑,另外契丹皇帝耶律跋窩臺寫給女兒的信也是天天又,可見安國公主在契丹人心目中的地位並非一般。
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引起了遼國皇帝的不滿,對大宋來說,這個後果可是目前所承擔不起的。
雖然剛剛打敗了西夏,但大宋的損失也是不少的,儘管主要體現在國帑的損耗上,但如果一年之內再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那麼朝廷恐怕如何也負擔不起了。
更何況遼國之強大,可不是一個西夏可以比擬的,契丹百萬鐵騎,更不是西夏的那點兵馬能比。
所有朝臣幾乎同一時刻達成了統一的意見,必須趕緊派太醫去給安國公主治病,而且一定要治好。
趙煦立即下了聖旨,讓宮中最好的八位太醫立即趕往南方王府,無論如何也要把遼國安國公主的病醫好。
朝都沒散,章惇親自領著那八位最好的太醫,以及他們的藥童和隨侍趕到了城中的南方王府。
楊懷仁立即來到大門錢迎接,章惇第一眼看見他,就驚呆了。
只見楊懷仁身著內衣短褂,黑著眼圈,嘴唇乾燥得起了皮,一臉的憔悴和擔憂,而且腳上什麼也沒穿,光著腳站在他們面前。
看到他領了太醫來,楊懷仁竟懶得跟他施禮,只說一句“章相公到了”,便直接去拽了他身後的太醫往門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