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5章:大運河

楊懷仁告訴她,這叫犧牲一個人,幸福千萬家。鬼姐回答說,她也是幸福的,起碼現在她佔據楊懷仁的時間是最多的。

於是鬼姐為了她自己和大家的幸福,船艙裡的窗戶都從來沒有開啟過。

其實她很想看看漢人開鑿的大運河,這麼宏偉的工程,她覺得這世上也只有漢人能做得到了。

楊懷仁便給她講大運河的歷史,其實他說的也不一定全都對,他當年學到的關於運河的東西,也並沒有許多。

不過楊懷仁總是能把有限的知識聯想起許多有內涵的故事來,比如,人們常說大運河溝通了南北,這裡溝通,不單單是貨物的溝通,這兩個字的內在含義,才是大運河對整個中國歷史的貢獻意義。

就說飲食,原本沒有大運河的時候,南北的食物流通是十分困難的,這裡不僅僅是說糧食的運送,而是在百姓的飲食文化上,南北是截然不同的。

後世的南北菜系,川菜走出盆地真正普及到中國每一個角落,也還不到百年,粵菜成體系的發揚光大,也是清朝晚期的事情了。

而體系規模最大,影響力也最深遠的兩大菜系,魯菜和淮揚菜,正是因為宋代大運河的使用最鼎盛的時期,出現了全方位的溝通和融合。

比起魯菜的歷史悠久和傳承有序,淮揚菜原本顯得有點零碎,它更像是原本幾個小型菜系的融合。

徽菜、贛菜、蘇菜和浙菜,以及其他極具地方特色的菜系,在大運河把越來越多的北方人送到江南之後,在魯菜的影響下又有了新的發展。

菜式也正是因為融入了魯菜的刀工之後,變得更加精緻,甚至在精妙程度上有了更巨大的飛躍。

仔細翻看魯菜和淮揚菜的很多代表性的菜式,以及它們的發展形成歷史,不難發現一點,有些魯菜的菜式和淮揚菜的菜式其實很像。

這便是融合的結果了,這種融合是積極和正面的,一道菜,也許原本的做法還不足以把它最美味的潛能全部激發出來。

但用了兩種菜系的處理手法料理之後,不論是菜的味道還是花樣,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而南北大廚,也積極地去學習對方的優點,並逐漸融入到自己的技藝之中。

最幸福的自然是老百姓們了,這種融合和溝通讓南北的百姓都享受到了更多的美食,正體現了中國人家和萬事興的傳統觀念。

楊懷仁看著鬼姐,兩個本是不同種族的人結合在一起,儘管生活習慣、文字語言、文化信仰上都有巨大的差異,但這些從來沒有成為兩個人之間的隔閡。

他們在一起相處的很融洽,日子過的很幸福。

或許我們的祖先從一開始叫告訴了我們繁衍生息下去最關鍵的一點,和。

而隔閡,不是因為種族的不同而產生的,滋生了隔閡的,終究是我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