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球自然明白,面前這位黑麵將軍這是在暗著向他索賄了。
常理上說,這有點沒道理,趙獻球心裡也琢磨,忽然來了一位禁軍將領給他暗示這些東西,是什麼意思?
這讓他不得不聯想起楊懷仁的為人來。在他得到的訊息裡,楊懷仁好像也不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
京城裡的訊息顯示,這個楊懷仁,在收禮方面,向來是來者不拒,雖然大多數都是京城的王公貴族們和他之間生意上的往來,但楊懷仁貪財好色的名聲,倒應該不假。
楊懷仁之所以下江南,並不是官家原本安排給他的差事,而是因為遼國公主的了怪病,楊懷仁求了官家讓他來江南的。
官家寵著他,又因為安國公主得病的事情非同小可,所以才答應了他的請求,這才順便給了他個欽差的身份,讓他巡狩江南。
但明眼人都明白,楊懷仁為了個女人什麼都不顧,就說明他是好色之徒了,而他這次來江南,與其說是辦皇差,不如說是來旅遊的。
他下江南路過揚州,雖然只待了一天,期間也沒有明顯向他暗示什麼,但趙獻球給楊懷仁送去的珍玩珠寶什麼的,價值也是不菲。
當時的楊懷仁可是照單全收的,也沒跟他趙獻球客氣什麼。
所以趙獻球判斷,楊懷仁這位欽差,性子應該和他差不多,能斂財的時候,絕對不會手軟,更不會跟你客氣。
那麼照這麼判斷,楊懷仁貪財好色的性格不假的話,那麼他手下的禁軍將領,應該和他差不多一副德行了。
這幫將軍們平時在京城,也沒說明撈好處的機會,京城裡王公貴族多了,他們這點官職還真不算什麼。
即便是今年禁軍西征西夏力了不少戰功,官家給他們的封賞,也是勳賞多,錢財少。
有勳賞自然是好事,可以光耀門楣,但這東西終歸是虛的,只有拿在手裡的金銀,才是實打實的好東西。
所以好不容易離開京城來了江南這種富庶地方,誰心裡都想著好好撈上一筆橫財,好像也就理所當然了。
他們來江南剿匪,其實對禁軍來說,這種事原本就不難,兩萬人去幹些散兵遊勇的山賊路匪的,那是大材小用了。
不過禁軍做了這點事,確實得了不少名聲的,從淮南到兩浙,如今龍武衛和虎賁衛在民間的口碑那叫一個響亮。
趙獻球自然會覺得這是楊懷仁和他手下的禁軍將士目的就是為自己賺口碑賺名望的。
但賺了口碑,如果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他們也是不肯的。他們又不是傻子,總不能幹了事,只要名聲不要錢財這麼高尚。
聽說他們剿匪繳回來的財富,他們也是交了不少給地方官府的,但數量上在趙獻球看來,比起山賊水匪們當初打劫回山寨的,可是差了太多了。
錢去了哪兒,趙獻球自然心中有數,既然是這樣,那麼他們來漕運衙門打秋風,也就不足為奇了。
趙獻球琢磨了又琢磨,覺得這件事應該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們不就是想要點好處嘛,這個可以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