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9章:真正的戰船(中)

老戴頭吃了酒,人也變得健談起來。

“咱們造船這一行,老祖宗的時候沒有過多的要求,就是簡單的就地取材,有什麼木頭就用什麼木頭。

造些一般的渡船或者漁船,就地取材簡單便捷,是絕對沒有錯的。

可是後來船越做越大,船隻的用途也越來越有了精緻的細化,結構上便有了不同,打魚的漁船一個造法,運輸不同貨物的貨船也有不同的造法。

外行人只看外表覺得船除了大小其實都一個樣,其實內部結構和船體強度完全不同。

哪怕是一模一樣的兩條貨船,運鹽船和運糧船就不是一個造法,一斗糧食才多重?同樣一斗鹽又是多重?

一斗米大概十三四斤,一斗鹽要二十幾斤,用運糧船運鹽,裝滿了會沉的。絕對不是看看大小就能看出來一艘船實際的載重量的。

私人的造的商船,比如五千料的船,那就算是最大的大船了,滿載可載六千石糧,實際上一般就裝五千石,總要有百十名船工駕船操舵的。

可同樣是五千料的戰船,滿載能達到一萬石糧,實際可以裝在八千石,這就是戰船和普通貨船的運載量的區別。”

雖然老戴頭說的和楊懷仁之前預想中計算的不太一樣,但人家是專家,說的應該是比較準確的。

照這麼計算的話,同樣五千料的大船,普通貨船的載重量大概是六百噸,戰船的載重量大概是一千噸。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想來應該就是老戴頭前邊說的造船的時候用料不同,製造方法不同所造成的同樣規模的大船,應為結構強度等原因造成的載重量的不同了。

楊懷仁笑問,“那就按照戰船的規格來造船啊。”

老戴頭笑了笑,“王爺想的簡單了。按照戰船的規制來造船,造出來的船隻確實更結實耐用,載重量也更高。

但這世上的事情都是平衡的,要造好船,就需要更好的手藝,需要用更好的木料,別光看載重量似乎高了近一倍,造價更是要高出一倍的。

手藝單是說也不好說的明白,老漢就只是拿材料的事情來舉例,王爺自然就能明白。

如今造船的工藝,已經不能簡單用就地取材的古老方式了,不同的木料有不同的特性,根據木料不同的特性,造船的時候把木料用在不同的地方,這才是造好船的正確方法。

比如桅杆要用上好的杉木,杉樹樹幹端直,質地挺拓,想來就是用來做桅杆或者建築物的立柱和大梁的最佳選擇。

杉樹長得快,所以尋常百姓用來做大梁的木材,用十年生的杉木就足夠了,但用作船隻桅杆的杉木卻不同,最少要二十年生的杉樹才算合格。

那些私人的造船廠製造貨船,一般取十五年生以上的杉木就可以了,但如果是造戰船,必須要二十年生,甚至是三十年生的杉木才最好。

可木材這東西,越是年歲久的材料,數量就越是少,價錢便越是貴,一根四丈長的長梁材,十年生的杉木也就五百文,十五年生的也用不了一貫錢。

可同樣長度的二十年生的梁才,價錢就上去了,起碼要三貫錢,三十年生的,要七八貫錢,越是好的材料,價錢就越是貴的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