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14章:兩家文武樓

蘇堤長六里從北到南悠閒地走完,已經是中午了。

蘇堤南邊是遊船港,這時間裡租船遊入湖玩的人不多,再往東走不遠,北邊是雷峰塔,南邊是淨慈寺,也就是著名的景點南屏晚鐘的所在了。

南屏山下有一條街道,街道兩邊有各色的酒館客棧,楊懷仁早聽說這條街上有幾家酒樓做的西湖菜特別有名,便打算帶家人來這裡吃午飯。

攔下過往路人仔細打聽,都說前邊有一家文武樓,西湖醋魚便是他們的招牌菜。

楊懷仁想了想,遊西湖不吃西湖醋魚,那就算不得來過西湖,既然文武樓的西湖醋魚受到當地百姓的認可,那去文武樓吃魚就沒有差了。

只是一路順著遊人的指引,楊懷仁確實是找到了地方,但奇怪的是,街道兩邊各有一家文武樓。

這本來也不算怪的,隨園對面的聚園,如今也都是楊家的買賣,出現這樣的局面的原因也不難理解,生意做大了嘛,擴充套件一下店面增加營業收入,是很正常的現象。

怪就怪在對街而立的兩家文武樓,好像不是一家人開的,楊懷仁走近了之後還發現,兩家文武樓竟然還是仇敵。

酒樓門前擺個臺板上書今日特色菜式之類的廣告手法很常見,不過兩家文武樓的臺板上寫的東西,卻不是為自家做的廣告,而是用一些譏誚的語言嘲諷對方。

一邊的臺板上直截了當的寫著“對面的酒樓不正宗”,另一邊的臺板上則寫著“對面做的菜不好吃”。

楊懷仁看了都忍不住笑了出來,這種相互詰難的事情後世很常見,相鄰或對街而開的兩家飯館,如果做的食物是類似的或者相同的,總會想些辦法攻訐對方。

楊懷仁就親眼見過三家相鄰的海鮮酒家互相詆譭的場面。

第一家掛上橫幅,上書“某市第一好吃的海鮮酒樓”,第二家就掛橫幅上書“本街最好吃的海鮮酒樓”。

第三家見前邊兩家把話都說絕了,便直接掛橫幅上書“前邊兩家太胡鬧,還是我家最好吃”。

雖然事情玩的不太和諧,但對於食客來說,這都是一種趣味所在,實際上是提升了是三家的生意的。

再回到眼前,北街的文武樓古樸典雅,南街的文武樓則恢弘大氣,兩家的建築裝潢風格截然不同。

但名字卻是一模一樣的,牌匾上“文武樓”三個字,楊懷仁細觀之下不難發現,這三個字竟然是同一個人寫的!

再看兩家大門前掛著的詩句,楊懷仁便明白了,文武樓三個字應該是蘇軾給題的,因為兩家文武樓前都用大理石雕刻一首詩貼在門前的牆上。

更讓驚奇的是兩家所貼的詩句都是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不過是不同時間蘇東坡寫的兩首詩。

南街文武樓所題為“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北街文武樓所題為“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對楊懷仁來說,北街文武樓的這首相對熟悉一些,上學的時候課本上學過,南街這首雖然不算熟悉,但詩句同樣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