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8章:來歷的秘密(中)

楊懷仁坦然道,“大師有話便說吧。”

大和尚故意小聲道,“就說王爺方才說的西方極樂世界之事,當初小僧就聽圓渾大師和河源先生聊起過。

圓渾大師是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在佛教中把世界分成了三界,第一界是欲界。

**食慾二欲強有情所住之處,名為欲界。上自六慾天為始,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八大地獄是也。

俱舍論八曰:‘地獄等四及六慾界,並器世間,是名欲界。’

又曰:‘欲所屬界,說名欲界。’俱舍光記三曰:‘欲界欲勝故但言欲。’

第二界是色界。

色即色質,謂雖離欲界穢惡之色,而有清淨之色,始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一十八天,並無女形,亦無慾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質,故名色界。

梵語阿迦膩吒,華言質礙究竟。

一十八天者,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也。

第三界是無色界。

謂但有心識而無色質也。始從空處,終至非非想處,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形質,故名無色界。

四天者,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也。”

楊懷仁聽迷糊了,還以為大和尚想說什麼天界人界鬼界之類的東西呢,原來是他想簡單了。

大和尚也從楊懷仁的表情裡看出來他不懂這些,便用簡單的語言解釋道,“三界並不是界定地域的世界,而是業力的劃分。

從小僧接受的東西來說,簡單說就是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下一生又會因為這一生的修行而有相應的業報。

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而有業報,此業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

六道是佛根據業報身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分別為:天人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

但河源先生說了一番我們都聽不懂的話,也說西方極樂世界是不存在的,三界之說說的是一種精神層次,六道則是則是對精神層次解說的一種表象解讀,是唯心的,而不是唯物的。

河源先生和王爺說起這件事,似乎又同工之秒,小僧雖然不信,但見你們說的如此篤定,又不覺得你們是信口胡說。

所以現在小僧越來越覺得,不論是河源先生還是王爺此生的修行,都已經超出了三界六道,小僧也不懂這是為何。”

這下楊懷仁懂了,“大師的意思,是說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嗎?哈哈,這下新鮮了。

三界六道,我也不懂這些,但我可以肯定你們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不存在的。

從大宋往西走,會是一片荒漠,過了荒漠,還有兩片陸地和一片地中被夾著的大海。

南邊的那一片大部分上生活的人類,面板是黑的,還處於原始狀態之中,而北邊的那一片大路上生活的人類,面板是白的,頭髮是黃色的,已經有了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