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強大的宋人,反抗的交趾人不會有任何機會,他們會滅亡,然後留下聽話的交趾人和其他部族人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宋軍是不會永遠留在交趾的,軍人本來的職責,除了守疆衛土,便是不斷的征服。
黑山眼裡楊懷仁統領的這批宋軍就屬於那種會不斷的征服的軍人,他們將來一定會離開交趾。
那麼交趾的未來,就是交趾人和部族人共存的局面,但這種共存,實際上也是一種相互之間的制約。
交趾人想再做統治者,部族人肯定不會同意,他們害怕回到以前被交趾人壓迫的時代,自然會奮起反抗。
而部族人想成為交趾的統治者,就更沒有那個實力了,部族那麼多,宋人也不會允許某一個部族獨大。
這就是宋人喜歡玩的那一套平衡之術了,這樣的平衡,實際上便是穩定了交趾,也鞏固了宋人將來對交趾的統治。
黑山不得不歎服,天朝的文化博大精深,天朝的人也聰明絕頂,他們總是能用最巧妙的辦法去做事。
黑山再看楊懷仁的時候,便不再懷疑為什麼這麼年輕的一位書生模樣的人,可以成為大宋的王爺,可以成為宋軍的大帥了。
這個世界早就變了,領導者,統治者,控制者,都漸漸不再是那些擁有勇武之力的莽夫,而漸漸變成了會運用智慧的聰明人。
黑山想到這裡,也覺得挺自豪的,他不敢跟宋人相比,但起碼在他們吉婆人之中,他能被選出來當上族長,不也說明了他是部族中最聰明的人嗎?
而懂得選出聰明人來帶領自己生存下去的族人,同樣也是聰明的。
黑山拜謝之後,史雲帶著他走出了大帳。
楊懷仁望著黑山的背影,似乎也想到了些什麼。
他發現他也變了,變得有點像他以前覺得高高在上的又讓他看不懂的那些朝堂上的相公們。
一個黑山帶領三四千吉婆人主動來幫助宋軍,他很快就想到了很多,比如想到如何拉攏像吉婆人一樣的林莽部族,比如想到了交趾的將來。
他的計劃裡,佔領交趾之後,這裡自然要由宋人來統治,讓交趾重新成為中原王朝的疆土。
將來如何統治這裡的方法,他以前還真是懶得去想,但當事情擺在他面前,他不自覺地就想到了要讓交趾人和部族人相互制約的方法。
這在以前,是不符合他的性格的,他也不清楚是他變聰明瞭還是說,他變得世故了。
不過他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只要沒有違反他的做人原則,這都不算什麼。
而且在國家和民族大義面前,個人的榮辱得失,總是顯得非常渺小的。他是如此,黑山不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