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4章:鹽的比喻

特別是鹽,便是賦予了食材味道的關鍵,這裡說的不僅僅是鹽味,而是鹽透過一種簡單的方式,把食材的味道給激發出來,讓食物變得美味。

鹽和食材是如何融合的,並讓食物便的美味的,涉及到太多的物理和化學的原理,不多贅述了。

楊懷仁想到的是一個人融入到一個家庭裡,有點類似於炒菜的時候,把配菜或者配料加到一鍋菜裡,加的好,讓菜變得更美味,加不好,壞了整鍋菜。

這就需要鹽來幫助它們融合了,鹽把不同的食材,以及不同的配料中的味道激發出來,然後用它獨特的方式,讓這些味道融合成一種讓人能夠產生愉悅感的美味。

所以說炒菜很簡單,也很難。

簡單在於誰都能試著去做一道菜出來,難的是做出來的菜能好吃。

如果擴充套件開去,如果一個外族人能融入了新的家庭,那麼是不是說,兩個民族之間的融合,其實也並不是多麼難的事呢?

關鍵還是做這道菜的那個大廚,如何用鹽,來把不同的食材來融合。

楊懷仁覺得,也許他莫名其妙來到這個年代,便是上天安排他來當一個大廚的,做菜的大廚,同時也是經略天地的大廚。

只不過做菜對他來說相對簡單一些,而把天下倒到一起大鍋燴,對他來說還很困難,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東西要學。

大宋把西夏打敗了,而西夏的統治民族黨項人,也逐漸走向了衰落,知道一千年後,再也沒有了党項人。

很顯然的是,一個曾經輝煌和龐大的民族,狹義上看是已經消失在了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

但廣義上看,他們並沒有消失,而是逐漸融入了更強大的民族之中,變成了他們的一份子。

党項人如此,未來的契丹人,同樣是如此。

而那個幾千年來最強大的民族,也因為有著悠久燦爛,同時又極具包容性的文化,不斷在接納和融合著,逐漸沿著不斷強大的路途前進。

作為這個民族的一份子,楊懷仁是驕傲的。在這個民族的飲食文化裡佔據一席之地,就讓楊懷仁有點飄飄然了。

一頓飯吃完,楊母便催著楊懷仁去沐浴休息。

楊懷仁心道,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沒法抉擇的,最終都要做出選擇。

兩個大肚婆是不用考慮了,她們倆如今屬於楊府的重點保護物件,楊懷仁要做的是白天多陪陪她們就好,晚上的事,她們現在免稅。

即便如此,楊懷仁還是很難三選一,要不,讓楊懷仁當地主,晚上讓他們來個四人鬥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