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有幾匹受了驚嚇而四處亂竄的馬兒,開始偏離的原先的方向,開始向兩側亂跑。
李朝仁立即率領手下特別行動隊的將士,按照預先制定好的方略向他們兩側投擲手榴彈,巨大的爆炸聲和震盪波逼的馬兒又重新跑回來原來的方向上來。
不一會兒工夫,所有的感染了疫病的烏蠻死士便如計劃中一樣,全部落入了大坑之中。
他們騎著馬跌進了大坑,有些人直接撞在大坑的坑壁上撞暈了過去,甚至直接就撞死了。
有一些死士則是因為先掉進大坑裡去的,剛掙扎著爬起身來,卻被後來又掉進大坑的人和馬砸了回去給砸死了。
光是因為落入了陷阱坑裡,就導致近一半烏蠻死士已經死亡。
而那些活著的,眼睛依舊看不清東西,但身體的感覺卻告訴他們,他們這是掉進了陷阱裡了。
眾死士心中非常慌亂,努力想睜開眼睛去弄清楚他們落在了什麼地方,張開雙手四處摸索著,嘴裡也大聲呼喚著同伴。
但這時他們卻聞見一股非常刺鼻的氣味,仔細聞聞,他們發現這種味道是從腳下踩著的一些泥水裡發出來的。
這就是楊懷仁事先吩咐宋軍將士們倒進去的猛火油了。
楊懷仁立即大聲招呼著其他特別行動隊的將士們不要靠近大坑,他起身喚了一個親兵過來,從他腰間抽了兩枚燃燒彈出來。
“你們都不要動,等我去放火。”
說罷楊懷仁自己衝了上去,身後的將士們心中感動,面對疫病,大帥親自去放火就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表現了。
在古代,軍人的認知和後世的現代戰爭是完全不同的。
後世的現代軍隊講究指揮和作戰的分離,在現代火器的影響下,指揮員的戰略戰術作用被放大了。
所以在一場戰鬥或者戰役中,指揮員的排程和指揮能力,在決定戰事勝敗的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線指戰員的個人軍事能力反而被弱化了。
指揮員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鬥的勝負,所以如果讓指揮員上陣去作戰,是極其危險的行為,甚至會成為戰敗的決定性失誤。
但在古時候行軍打仗,將軍要想帶好兵,就必須在軍隊中建立威信,而建立威信的方式無非有兩種,一是不克扣將士們的糧餉,二便是身先士卒了。
當兵吃糧當兵吃糧,很多人當兵就是為了吃上口飽飯,要是上邊的軍官或者將軍剋扣了他們的糧餉,讓他們飯都吃不飽,他們當兵的意義又可在呢?
對一個剋扣自己糧餉的將軍,誰又會發自內心的佩服他,崇敬他,上了戰場會之後又會聽他的指揮,追隨他左右呢?
另一點,平時或許還好,若是當了戰場上,將軍如果不上陣作戰,不衝鋒在前起到帶頭作用,將士們是很難有士氣的。
所以古時候更強調一線作戰的將軍和將士們的個人武藝以及作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