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7章:請纓(上)

天霸弟弟自然知道楊懷仁留他在身邊,必定是另有大用處,所以應了一聲,便坐了回去。

蘭若弼站出來道,“大帥,不如讓末將去,末將只要三百人就夠了。”

楊懷仁見是大舅子站出來了,也不太想讓他去,除了和他不想讓天霸弟弟去有一樣的理由之外,另一個理由是不想手下將校們會覺得他有所偏私,建功立業的事情都交給自家人去做了。

楊懷仁擺擺手示意他坐下,“你也不能去,我對你也有別的安排。”

眾人不知道楊懷仁究竟想派誰去,都以為是他覺得不想現在分兵,所以也不敢站出來主動請纓了。

這時候史雲忽然站起來道,“大帥,不如讓末將前往,末將只帶身邊十名親兵就足夠了。”

眾人訝異,徐涇道,“史副將,休得胡說,於靜昶就是再弱,可怎麼也是有千餘人馬,你只帶十名親衛,如何奈何得了他?”

史雲知道徐涇這是以為他一時氣盛,說了糊塗話了,笑了笑道,“大帥,末將不是吹牛,末將只需十人,保證砍下於靜昶的人頭,也保證絕不會讓被擄劫的大宋百姓受到傷害。”

楊懷仁還有些猶豫,不過也似乎想到了史雲的想法。

史雲見楊懷仁沒有立即下令,接著請求道,“大帥,末將追隨大帥來到交趾,除了吉婆島第一戰中立下功勞之外,來到升龍城後並無什麼說得出口的功勞。

大帥命末將看守碼頭,難不成是覺得我們水軍只懂水戰,不會陸戰?”

楊懷仁笑道,“那倒不是,我怎麼安排的人手,大家心中應該有數。絕沒有厚此薄彼的狀況出現過。”

眾將自然都知道,自從軍功制度改革以來,集體功勞自然是佔大頭的,個人功勞顯得相對不那麼突出了。

不過這是從論功行賞的角度講,很多將領和校尉們,他們和普通的軍卒想法還不一樣。

普通軍卒們,他們需求的是實打實的錢財,有了錢,可以買房買地,讓父母家人有房子住,有地來供應生活,讓老婆孩子能過上好日子。

但對將領和校尉們來說,其實看重的並不是大勝回朝之後會領多少錢財,他們對個人名望的需求似乎更加迫切。

楊懷仁一直以來都儘量平均安排大家的作戰任務,就是出於這種考慮,讓他的兄弟們和手下的將校們都能有功勞,好回去光宗耀祖。

就說史雲這種,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他家本來就是南方的將門,家中長輩兄弟幾乎都是在大宋各地的水軍中效力。

他們家也根本不缺錢不缺地,但因為大宋的水軍也從來沒有什麼建立功勳的機會,最缺的便是戰功。

特別是那種在對外戰爭裡,能在皇帝面前拿得出手,讓皇帝稱讚並記得他們家族存在的功績。

史雲當初想方設法託關係走門路離開昌國軍,寧願自降官職來武德軍水軍,就是不想過安逸的日子,而想實現他的人生價值,同時為家族贏得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