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他們中的一部分部族,楊懷仁覺得可以嘗試,主要是也想試探一下這些林莽部族的實力如何。
但若是把肅清交趾地方上所有勢力的任務交給他們,就不太現實了。
讓他們在背後給那些交趾大族使使壞牽制一下還好,真當主力使喚,他們也確實沒有那樣的能力,要不然也不會一直以來受交趾人的欺負了。
還有一點也是楊懷仁要考慮的,楊懷仁一直本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路數,一來是不想讓手下的將士們做無謂的犧牲,二來是儘量隱藏武德軍的實力。
楊懷仁也不想因為攻打一個小小的交趾,就把武德軍所有的實力展現出來。
如今武德軍的實力已經展現的很強勢了,幾位監軍也看在眼裡,這些將來都是要彙報給朝廷和皇帝知道的。
所以武德軍越是強,楊懷仁於是擔心他會被趙煦所忌憚,他並不是貪戀權柄,而是自己打造的這支強悍的軍隊,會被朝堂上那些大佬們拆解了。
如果武德軍真的有比東京城的禁軍還強大多倍的實力,樞密院的大佬們是絕對不會把這麼厲害的軍隊放在楊懷仁手裡的。
當初給龍武衛和虎賁衛降格,是出於皇帝心中的陰影,而調走諸如楊世虎等人的做法,實際上也是朝廷向楊懷仁表示了明顯的意圖了。
楊懷仁也只能盼著趙煦能繼續把武德軍當做大宋軍隊改造的一個典型來看待,而不是換了心思,開始把武德軍的強大當做了對他皇位的威脅。
楊懷仁也早已不是那個莽撞的毛頭小夥子,早就看穿了這一點,於是一直以來內心裡都是糾結的。
一方面心想著要儘量把武德軍培養成大宋最強的一支軍隊,另一方面又擔憂皇帝忽然變卦,因為疑心而中斷了這次軍事的改革。
史雲所處的位置,自然不會像楊懷仁一樣去考慮問題,他只要看重一個點就好了,而楊懷仁卻要看全了一個面才行。
何況楊懷仁當初讓黑山給林莽部族傳話,給他們承諾了諸多好處,也並沒有打算真的讓他們真正做到平等。
將來許多的部族從林莽中走出來,必然要和眼下的交趾農民形成爭奪土地的局面,這必然形成了矛盾點。
部族與部族之間,有功勞也沒功勞,所能得到的好處,分到的土地,自然也是不同的。
也正是因為有不同,也讓他們之間有了差距,而有了差距,必然會引起部分部族的不滿。
而有了不滿的情緒,也就容易形成新的矛盾了。
不管是部族和交趾人的矛盾也好,還是他們之間的矛盾也好,楊懷仁都是刻意安排了這些矛盾點的存在的。
目的就在於讓他們之間相互制衡,才能在讓交趾變為交州的過程中,減少大宋統治交州的壓力。
讓交趾人和部族之間內耗,宋人出面調停,維持一種平衡,一方面讓他們相互削弱,逐漸消耗多餘的力量。
一方面大宋也不斷教化這些人,慢慢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一點楊懷仁還是清醒的,知道絕不能操之過急。
所以眼下對林莽部族的使用上,就要謹慎小心了,要用,但不能全用,而且要用的巧妙,讓他們幫上忙,卻一定要他們懂得分清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