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5章:賞賜(中)

其實趙煦之所以沒有特意賞賜楊懷仁真金白銀,還有另一個考慮,武德軍新的軍功計算方式是注重集體的功勞的。

所以趙煦或許覺得,既然以集體的功勞為主,他賞賜了武德軍這個集體,那麼楊懷仁自然會從中分到一杯羹。

實際上是趙煦忽然很大方賞賜下來的一百萬貫,楊懷仁不會從中拿一文錢。

在楊懷仁心裡,他本身也不缺錢,甚至不時的貼補武德軍,這點賞錢在被人眼裡很多,可在他眼裡也就那麼回事而已。

再說趙煦能這麼大方賞賜一百萬貫,也是以之前征伐西夏勝利後的標準來的。

但不要忘了,西夏滅亡的時候,西夏的財富是被西夏的貴族們搶奪並帶走了的,並沒有給宋軍留下多少東西。

而楊懷仁征服交趾,卻把交趾皇宮中的財富悉數交給了朝廷和皇帝,並沒有任何貪瀆。

當然,在吳監軍和黃公公這倆財迷兼笨蛋的監督下,皇帝和朝廷是看不見楊懷仁為武德軍留下了什麼樣的財富的。

所以比起去年年初趙煦愁得沒錢賞賜獲勝的將士們而發愁的狀況,這次的趙煦則輕鬆的多,也不用再用楊懷仁那種用新領土上的土地收入來賞賜將士們的辦法。

一百萬貫的賞賜,其中有五十萬,趙煦暗示楊懷仁,用這筆錢來補貼當初武德軍水軍造船的費用。

這其實是趙煦愛惜自己臉面了,楊懷仁當初為了集資造船,可是麻煩了不少江南的商賈,其中最典型的,比如黃百萬和白銀海。

江南的商人能把生意做大做強,在京中都是有自己的靠山的,所以這種事根本就瞞不過他們的眼睛,趙煦也自然會知道這些。

只是當時因為剛剛打完了徵西戰爭,不論是朝廷的國庫還是趙煦的內庫都相對空虛,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錢來給武德軍造船。

所以趙煦理解楊懷仁以商養軍的做法,卻也會感到自己面子上是有些過不去的。

不得不說宋朝的皇帝對文人也好,對百姓也好,起碼面子上是非常好的,不與民爭利,是每個皇帝個朝廷上大臣的基本守則。

所以趙煦對楊懷仁的這種暗示,就是表達想讓楊懷仁把當初從江南的商賈那裡借貸的錢財補上的意思了。

楊懷仁可沒有趙煦那麼要面子,實際上從結果來看,他的主意不錯,軍隊用商業化的手段來養活,比單純的依靠朝廷那點錢來養活,是一定要滋潤的多的。

將士們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自然有了能力上的相應提升,武德軍之所以有這麼強的戰鬥力,是肯定離不開這麼好的資金供應的。

還是那句老話,一支強大的軍隊,除了自身素質之外,它的強大也是用錢堆出來的。

武器都供應不上,將士們的一日三餐都得湊合,怎麼可能成為一支強悍的軍隊?這世上是絕對沒有不給馬兒吃草,還非要馬兒成為千里馬的道理的。

楊懷仁自然不覺得顏面有失,不過趙煦的面子,他也必須照顧到,於是他召集了隨軍的那些商賈派來的掌櫃的們,表達了皇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