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楊懷仁一進城的時候就發現了,儋州的林木種類很多,可以說木材資源十分豐富。
而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也就是被當地人稱作的花櫚木,在這裡非常常見,四處都有,而且看起來樹木的年歲比較久,根本沒有被大規模採伐的痕跡。
儋州城看著很窮困,但與之相反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是滿眼的用黃花梨木做成的各種東西。
楊懷仁親眼看到,大街上很多人家的門板,就是用黃花梨做的,要知道,黃花梨木材質好,性質穩定,但生長速度緩慢。
正常來講,一棵降香黃檀,平均每十年時間,直徑才能長五厘米左右,百年的樹木,大概也只有半米多寬。
而且不是所有的黃檀木都能長成黃花梨木,刨除了樹皮的部分,它還有一層白皮的木質結構。
這些白皮的木質結構和普通的楊樹材質差不多,是不值多少錢的,值錢的是芯材,也就是木材最中間的那部分。
而不是任何一棵黃檀都能有上好的芯材的,一棵直徑半米多粗的百年黃檀,很可能芯材連十公分的寬度都沒有,也有可能有超過四十公分的上好芯材,這都是說不定的。
楊懷仁看見家家戶戶都有近半米的上好芯材做的門板,真的差點哭出來,真的搞不懂儋州的百姓是窮困還是土豪了。
要是後世有一棵能做門板的黃花梨,不用想就知道能賣上一個令人咋舌的天價,一棵樹在一線大城市換一套別墅,是一點兒都不誇張。
楊懷仁想想就冒汗,用上好的黃花梨做門板,甚至坐了最普通的板凳桌椅的,這還真是奢侈的不像話。
不過回過頭來想想,這也不算奇怪,很多東西在被人發掘出它的價值來之前,它就是不名一文的,寶石玉石被當做寶貝之前,一樣也只是被當做好看點的石頭而已。
蘇軾還是有些不相信,他又問,“你說的可是真的?這些百姓家裡都有的最普通的花櫚木,弄到中原之後真的能賣上價錢?”
楊懷仁道,“先生啊,這一點你可以放心,像眼下最流行的紫檀木和雞翅木為什麼被推崇,就因為這兩種木材木質穩定,要麼有沁人肺腑的香氣,要麼有精緻美麗的花紋。
只要有了獨樹一幟的特色,加上稀有這一點,這些花櫚木就不難賣上價錢。
學生剛才交趾那邊過來,交趾那邊也有不少的黃檀,但交趾的黃檀在品質上還沒法和儋州的降香黃檀相比。
儋州這邊的降香黃檀氣味芬芳,木紋優美,在價錢上起碼是交趾黃檀的數倍。”
蘇軾有些猶豫,“據我所知,花櫚木的確是比較稀有的,也只有在南海這邊才有些分佈,陸地上是不常見的。
只不過要讓中原的文人和富人認識花櫚木,並喜歡上花櫚木,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想來老夫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唉……”
楊懷仁笑道,“先生不要悲傷,用不了那麼多時間的,花櫚木本來就是好東西,相信大家一定會喜歡。
至於這個過程嘛,咱們可以用很多營銷的手段來加快,學生自信可以用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讓中原人能認識花櫚木,並喜愛上它。
而價格因素是由很多事決定的,比如供需關係,只要能讓花櫚木的名頭一炮打響,根本就不愁賣不上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