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仁想起剛才那個契丹商人的樣子來,是一身的大宋商人的打扮,甚至髮型都學了宋人的樣子。
若不是因為他非常熟悉契丹人的外貌特點,一般人還真不好一眼便能辨認出他不是宋人,而是一個契丹人。
楊懷仁問道,“莊公子,你方才說這是第一次那個蕭拉忽兒來大宋和你們莊家洽談採購茶葉之事?”
楊懷仁問的認真,莊文斌有點慌了,“是!呃……學生也不確定。”
不管用什麼方法,莊文斌也算是有個舉人的功名的,現在他把楊懷仁當做官場的大佬看待,所以自稱學生,也是一種正常的謙遜的自稱方式,本來是沒有什麼的。
只是莊士恆見兒子一會兒說是,一會兒又忽然不確定了,生怕楊懷仁會以為他兒子又亂說話了,急的他呵斥道,“王爺問你話,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支支吾吾做什麼?”
楊懷仁笑了笑,“莊大人莫急,本王不是也沒有怪罪他的意思嗎?”
接著他轉向了莊公子,“莊公子你也不要急,好好想想,想好了再回答不遲。”
莊公子抬頭看見他爹瞪著他的樣子跟要生吃了他似的,心中很是害怕,可抬頭看見楊懷仁的表情卻是一臉和煦春風,這才緩了緩情緒。
他靜下心來細細想了一下,才答道,“蕭公子,就是那個蕭拉忽兒,要說正式的作為他們蕭家的掌櫃的來江南和我們莊家談生意,這的確是第一次。
不過學生見他貌似很熟悉咱們大宋的風物,感覺上好像他很喜歡咱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此類的東西。
照這麼說來,要麼是他在遼國的時候,就精心修習了大宋的不少書籍,要麼是曾經在大宋遊學過。
他們蕭家跟我們莊家做茶葉生意,也有十幾年了,早先因為父親當了朝廷官員四處為官,最近兩年才回到老家杭州為官。
而學生以前年紀也小,對家裡的生意也不甚熟悉,所以蕭拉忽兒他爹當年帶沒帶他來大宋過,學生也不敢說的太死。”
楊懷仁想了想,莊公子說的也算是有道理,遼國近年來因為想模仿大宋的政治體制,加上本來懂治國的文人就少,所以極力在遼國宣傳大宋的文化。
契丹人很多進入了農耕文明生活方式的百姓,也漸漸瞭解到沒有文化是可怕的,所以也開始送家中的子弟學習文化。
這些事當年耶律洪基就極力推行,這幾年遼國大量從大宋購買書籍就能可見一斑。
不論是購買的尋常的教材用的四書五經還是其他型別的書籍,都讓一部分契丹人的文化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
蕭家如果是專門在遼國經營茶葉生意的,那麼他們家必然要跟大宋的茶商有緊密的往來。
蕭家老東家讓兒子學習宋人的文化以及生活習慣,也就不難理解了。
楊懷仁倒不怕蕭拉忽兒太過了解大宋而看透了他的計劃,反而覺得這樣挺好的,將來如果要和他打交道,也能能從一些事情上了解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