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仁和鬼姐帶著二十幾騎在杭州到秀州的官道上疾馳,路上行人紛紛閃避,也不忘私底下暗罵幾句。
楊懷仁很無奈,今日是圩日,官道上行人比往常多了不少,而且推著小板車拉著土特產的人很多,很大程度上延誤了他追擊的速度。
不過轉念想想,或許這種情況對他還是有利的,一來他們跑不快,逃跑的契丹女使們也走捕快;
二來是人多眼雜,若是有一群女人帶著孩子急走的,總會給旁人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他們一路追來,也確實從路人口中打聽到有這麼一支隊伍。
契丹老媽子把隊伍化整為零誤導追擊的人的追擊方向的主意,楊懷仁也想到了。
只不過他作為丟了孩子的父親,任何的線索他都不肯放過,他和鬼姐帶著的這一隊人馬,從杭州出來的時候還有四十幾個。
但在半路上但凡是遇見有岔路小路的,楊懷仁總是覺得她們可能走了小路,便分出兩騎去,眼看快要到達秀州縣城了,跟著他追擊的人數也減少了一半。
轉眼已經是過午,官道上的人也少了一些,可楊懷仁的隊伍也已經人困馬乏,如果不停下來休息一下的話,怕是人還承受的住,馬兒連續跑了二百多里,也肯定吃不消了。
秀州衫清堰是一個秀州城外的鎮子,這會兒已經是過午,集市也散了,賣了土特產換了錢的莊戶們喜滋滋地買了些絹布,沽了酒,買了些小吃往家中趕路。
楊懷仁下令大家在衫清堰鎮休息一會兒,大家也能吃口乾糧,也讓馬兒給身體補充些水分草料。
他攔住一個當地的莊戶打聽道,“這位大哥,你可曾在鎮上看見一隊女使模樣的人路過,她們還抱了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孩?”
江南地方馬匹少,拉車的牲口也大多以牛為主,莊戶見問他話的人是個騎馬的,還一行二十幾匹健馬,便猜到此人是官家中人。
他不敢怠慢,認真想了一下,忽然吸著氣“嘶”了一聲,“聽這位大官人說起來,我還真遇見了件奇怪的事情。”
楊懷仁和鬼姐雙眼冒光,立即湊上去問,“這位大哥,你說仔細些。”
莊戶道,“今日是圩日,莊戶人家來鎮上趕集的人多,有些婦人帶著孩子出來湊熱鬧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只是有件事,當時我也沒覺得有什麼,現在聽你說起來,似乎還真是有些奇怪,十幾個富貴人家女使打扮的婦人,懷裡也確實抱著個襁褓的,是出現過的。
只不過事情怪得很,我前頭看見這麼一隊人穿過鎮子走了,還沒覺得有什麼,怪就怪在過了不久,又在鎮上出現了這麼一隊人。
她們的穿著打扮貌似是出自同一家大戶人家,而且同樣都抱著一個孩子,起先我還以為是我眼花了呢。”
楊懷仁一開始很驚喜,可聽到後來便是滿臉愕然。
莊戶人說的事情,讓他意識到一個大麻煩,他們追出來之後,同樣一路邊追邊打聽,從杭州到秀州這條官道上,從一開始他們就打聽到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很多人都看見過,有一隊幾十個女使的隊伍一直在官道上出現,楊懷仁心中大喜,以為是他追對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