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11章:數年以後(上)

時光流轉,寒暑交替,轉眼來到了元符二年。

楊懷仁也從一個偏偏少年成長成一個年近三十的鬍子大叔。

當然這麼說有點誇張,二十大幾,後世自然還是年輕人,可古代男子流行蓄鬚,楊懷仁也只好入鄉隨俗。

而有了鬍子的楊懷仁,雖然依舊清秀俊逸,卻也是憑空多添了幾分老成持重的意思。

二丫頭已經嫁入羊家,還為羊樂天誕下一個女兒。身在京中,二丫頭無法經常回家看望母親和哥哥,自然多了一些書信來往。

不過她也是個有心人,京中有什麼動靜,她都會記錄下來告訴哥哥知道。

其實楊懷仁遠離朝廷身在江南,同樣對朝堂上的事情瞭如指掌,而且訊息也更全面更細緻,根本不用二丫頭多此一舉。

只不過這是妹妹的一片心意,楊懷仁自然是心中感激。

其實這五六年來,朝堂上的變化可以說大,也可以說不大。

說大呢,是因為朝堂上的權力格局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些變故,會有老人下去,也會有新人上來。

對於一些事情的討論,也有一些變化,不過黨爭的局面鬥來鬥去,也不離利益和權力爭奪的根本,所以說沒什麼大不了的。

楊懷仁方面,雖然也有人時不時提起他位高權重隻身在外又手握兵權之事,但趙煦一直以來都給壓了下去。

從這一點來說,趙煦的性情雖然有變化,但對楊懷仁的信任,還是沒有變的。

說道趙煦的性情,可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開始重掌皇權大肆鼓動黨爭,扶植擁護自己的權臣上位,打壓元祐老臣。

到後來新臣佔據朝堂大半壁江山,可新臣之間同樣有權力和利益的爭奪,章惇這棵大樹一直挺拔,倒是幹倒了刑恕等一干對他權威形成威脅的人。

變法依然在進行,只是從一開始專心變法,到後來心灰意冷,趙煦也變得不再那麼關心了。

和年輕人忘記最初的夢想有些不同的是,作為一個皇帝,處在不同的時期,自然會有不同的想法。

當初高太后垂簾聽政,他被壓抑的久了,自然心懷勵精圖治之志。

等後來變法初見成效,大宋在楊懷仁等人的努力下開疆拓土之時,趙煦又覺得他已經是千古明君了,對於變法後來的阻礙和遲滯,便也不那麼在意了。

加上新黨內的幾大集團為了討好皇帝,不斷往宮中進獻美女從而穩固自身勢力,便讓趙煦開始有些耽於政務,沉迷酒色。

這樣的過程在歷史上發生了很多次,似乎每一個皇帝登基掌權之時,都是有一顆當千古名君的大志向的,可惜後來真正堅持下來的,好像寥寥無幾。

權力的鬥爭讓人身心疲憊,優越的生活環境和後宮佳麗三千,對皇帝來說都是千年不變的蝕骨蛆毒。

在楊懷仁看來,皇帝的事情,還有朝堂上的那些爭鬥,他不想摻和,也摻和不進去,或者說摻和進去也是自尋煩惱,所以他自知改變不了,也就不去虛耗自身實力。

變法雖然沒有成功,但也不是一點兒效果沒有,加上楊懷仁以及他背後的能量做出的努力,起碼在軍事上和經濟上,對國家的穩定還是有很大的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