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3章:寒心的皇帝

運兵的船隊走在運河上,確實有點駭人,百姓光是看到船上的駿馬,就已經驚歎不已了。

這也不奇怪,大宋的戰馬是越來越多了,但大多數戰馬也是留在邊地和禁軍裡,江南和淮南的老百姓,還是不常見到的。

武德軍的戰馬自然更加特殊,大食馬也許沒有西域馬那麼高大,但外形卻健美的多,百姓們偷偷指指點點,也只讚歎超過驚訝的。

楊懷仁對這一點很自豪,這些戰馬聚集起來是一點兒也不容易,西北邊過來的戰馬自然分不到武德軍這裡,所以武德軍只能依靠海上貿易從大食買了不少馬。

因為出的價高,這些大食馬裡有不少種馬,經過這幾年的繁育,武德軍裡也形成了一套自給自足的戰馬供應體系。

加上和其他優質馬種的雜交,如今武德軍中的戰馬也不是純正的大食馬了,而是結合了幾種優質馬種優良特點的新品種的戰馬。

因為軍中繁育馬種的馬場在橫山一帶,所以這種馬被將士們稱作橫山馬。

橫山馬的特點並不是高大威猛,但卻身材健碩,善於奔跑,不論奔跑速度還是耐力上,都比以前的大食馬有了長足的進步。

而最關鍵的,則是橫山馬的適應能力特別強,生活習性特別潑辣,膽子大卻又性情溫順,很通人性。

當然,這麼一大支船隊運輸著一萬將士和戰馬,也引起了地方官府的注意,所以船隊每到一個地方,地方官員總要出面來查問一番的。

等他們見到楊懷仁和皇帝陛下的聖旨,也就不說什麼了,只剩下巴巴的從地方蒐集優質的糧食和草料供應著。

不過這樣一來,楊懷仁率軍進京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京城。

朝堂上立即炸了鍋,自然有不少人立即彈劾楊懷仁,說他擅自帶兵進京,這就是明目張膽的造反!

但陛下卻沒有任何反應,代為傳話的太監們只是平淡的告訴那些官員們,楊懷仁是奉了皇帝陛下的密旨率軍進京的。

這麼一來,朝堂上卻並沒有安靜下來,而是更加混亂了。

自從趙煦的幼子夭折之後,便一病不起,養了一段日子之後,雖然也能偶爾上朝露個面安撫朝臣的擔憂情緒,但所有人都瞧的出來,皇帝臉色慘白毫無血色,身體差勁的很。

雖然嘴上不說,但朝臣們心裡卻明白,皇帝這個樣子,應該是快不行了,如今平時的小朝會他已經無法參加,大朝會雖然能參加,卻也處理不了國事了。

幾位宰相和各殿大學士操持朝政,倒不至於讓整個朝廷陷入混亂,可人心惶惶,各自擔憂自己的前程,那也是肯定的。

而皇帝一道密旨宣楊懷仁率武德軍進京,這個動向就更明顯,京城二十四衛禁軍就在那裡,皇帝偏偏撇開不用,非要楊懷仁一個外臣帶一幫藩軍進京,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眼下距離楊懷仁當初離京去江南已經過去六七年了,朝中不少朝臣,都是在這之後才進入朝廷中樞的,這批人從來沒接觸過楊懷仁,只能從其他人的嘴裡聽一些關於楊懷仁的閒聞趣事來了解他。

至於一些朝中老臣,自然熟悉楊懷仁是個什麼性子,一想到他馬上就要回到京城了,心中便感覺十分難受。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