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說宋軍這邊。李乾順還知道識時務的道理,面對強悍的宋軍,他知道他若是不答應,曲陽城將毀於一旦。
曲陽城毀了,他在交趾就沒了根基,就算他能保住性命回到升龍府,可他將來還能有什麼呢?
李乾德不可能再給他一塊封地,更不可能出錢幫他修復曲陽城,李乾順一想到如喪家之犬的悲慘下場,便做出了決定。
作為李日尊的兒子,他不認為他就沒有資格繼承交趾郡王的爵位。
倒不是他不稀罕曲陽王的王位,而是李乾德賜封的王位,也只在交趾被承認,周邊的效果都不承認,就更不用說天朝大宋了。
所以李乾德賜封的曲陽王明顯是不如大宋皇帝賜封的交趾郡王有價值的,有了交趾郡王的名頭,那才是真正的交趾之主。
就好比李乾順,他要繼位,也要上奏天朝皇帝求封,只有這樣他繼承來的交趾國國主的地位才算是名正言順。
李乾順自認他的本事一點兒也不必他大哥差,甚至還高出不少,比如他不明白李乾德開科舉,鼓勵交趾人讀書是個什麼想法。
交趾人的武力雖然不敢對北方的王朝有什麼想法,但在中南半島上,他們可以橫行無忌。
如果有一天能把整個中南半島統一,建立一個足以和北方的中原王朝抗衡的南方王朝,那才是交趾人崛起的唯一出路。
這個想法李乾順有了很久了,他從小也一直致力於這個夢想,但他的大哥李乾德卻笑話他,這個夢想不現實。
但李乾順心裡卻覺得,李乾德這種沒有夢想的人,和那些普通的交趾懶蛋們幾乎沒有區別。
漢人有句話說得好,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李乾順便覺得,李乾德那麼崇尚漢人的文化,竟然不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他覺得他這隻鴻鵠,是比李乾德這支燕雀更加胸懷大志的。
如果交趾人將來有一天真的能統治中南半島,繼續向南控制南邊的那些島嶼也不在話下。
而且這樣一來,交趾國不但有了廣袤的國土,還扼守住了東西海上交往的要道,必然將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
現在交趾作為大宋的臣屬國,那只是歷史的原因罷了,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實力上的差距。
交趾實在太小了,雖然百姓不愁吃穿,但交趾的發展受到了地域面積上的極大的限制,也只有征伐中南半島上的那些野人國家,才能不斷讓交趾壯大起來。
懷揣夢想的李乾順也知道,當務之急,是他必須先得到交趾郡王的地位,才能一步步地去實現對他的宏偉夢想。
李乾德變成了他實現夢想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想想李乾德繼位快十年了,看看他都做了什麼?讓交趾人讀書識字,這有什麼用?
大宋也這麼做,結果呢?還不是被北方的遊牧所欺負?燕雲十六州失了那麼多年了,靠讀書人的嘴皮子,能收復回來嗎?顯然是個笑話。
所以要讓交趾強大起來,只有不斷的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