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頑阿尼看著將士們即將出發,他無論如何也不肯眼睜睜看著一萬交趾禁軍上去送命。
情急之下,他竟忽然起身竄到李振圖馬前,拽住李振圖牽馬的手臂大呼,“大將軍,萬萬不可啊!
正面交鋒,咱們的禁軍絕不是宋軍的敵手,大將軍這樣帶著將士們上去,是讓他們去送死啊!”
李振圖大怒,一把甩開因頑阿尼,“混賬!來人啊,把逃將因頑阿尼……拿下!”
他本來想說砍了因頑阿尼的,但後來一想因頑阿尼是李德政的家臣,在李德政心中的地位和普通的將領還不同。
所以他要是陣前把因頑阿尼斬了,雖然他有這樣的權力,但卻擔心事後被李德政記恨,於是忽然改了口。
幾個親兵舉著粗麻繩子衝上來,把因頑阿尼按倒在地,三五下便把他捆了個結結實實。
因頑阿尼心中氣憤,但軍中自然是軍令如山,他還想再去勸李振圖,卻又被一團布塞滿了嘴巴,快要把舌頭都頂到喉嚨裡去了,讓他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李振圖陰著臉道,“因頑阿尼,你首戰失利已是大罪,陣前脫逃更是罪不容誅,念在你是陛下的臉面上,本帥就不陣前把你斬首示眾了。
你自回陛下面前去聽候發落吧。”
說完李振圖擺了擺手,示意親兵把因頑阿尼押回宮中,等候李德政的發落。
事罷,李振圖從新下令,擂鼓進兵。
士氣這東西,有時候很玄,但對戰局的影響卻真的很大,而且確實是一二衰再而竭的。
交趾禁軍一開始的時候,士氣還是很旺盛的,雖然對這支敢隻身深入交趾境內的宋軍還有些疑慮,但他們心中對宋軍的印象,也還停留在大宋嶺南廂軍的形象上。
後來看到因頑阿尼這樣的猛將竟然眨眼間便大敗而歸,一戰便損失了四千餘騎,心裡也免不了打鼓。
李振圖說宋軍也是爹生娘養的血肉之軀的時候,他們從新又鼓舞了士氣,都覺得大將軍說的不錯,大家都是血肉之軀,誰能比誰差多少呢?
可因頑阿尼又這麼一折騰,口口聲聲說他們去對陣宋軍是白白送死,一下又讓他們心驚膽戰了。
現在雖然跟著李振圖和諸將列陣出發,但每個士兵的心裡是很複雜的,誰也搞不清楚宋軍到底是天神下凡還是血肉之軀了。
……
宋軍這邊,楊懷仁下船,剛剛讓火頭營埋鍋造好了飯,正在將士們吃飯的時候,忽然前方斥候回報,約一萬人的交趾禁軍從大營中列隊出發,正向河邊進發。
楊懷仁點點頭,瞅了瞅遠處還在焚燒的焚屍坑,搞不懂交趾禁軍的大將軍是怎麼想的。
按道理剛才一隊五千人的交趾騎兵精銳大敗而歸,逃回去的騎兵把之前的戰鬥場面一說,交趾禁軍應該全軍駭然、士氣大挫才對。
但現在他們竟然又派出了一萬禁軍來進攻,這是什麼道理啊?
焚屍坑裡烈火熊熊,一根又粗又高的煙柱升騰而起,隨著東風往西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