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交趾人是真的受驚了,心說這個宋軍將軍太牛了吧,一個人帶了三十幾個宋軍就敢來罵陣,這是多大的膽子?
交趾人是懂漢話的,他們雖然有自己的語言,但這種南蠻小國的土語並不系統,簡單的日常用語還能應付,但卻如何也上不了檯面。
從漢朝開始,交趾人就使用漢字,特別是官方和貴族階層,都是使用漢語的,城鎮中的百姓和軍卒,也都能說漢語聽得懂漢語。
直到近代,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影響,他們的民族意識才逼迫著他們重新規整本族的語言。
但可笑的是,本族的語言實在是沒有底蘊,依舊上不了檯面。
反而導致他們極力推行本族語言,把整個民族的歷史都荒廢了,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歷史都是用漢字來記錄的。
近代以後百姓不學漢語,不是漢字,還如何學習用漢字書寫的歷史?結果就是搞得整個國家不倫不類。
當然,也有可能他們就是不想回憶他們的歷史,兩千年裡要麼被認為是蠻夷,要麼便是中原王朝的臣屬國,這樣的歷史他們不願意面對,於是便自己騙自己。
這是題外話。
天霸弟弟罵了半天,把自己個罵餓了,可曲陽城上的交趾守軍,也不出城,也不答話,不知道他們再想什麼。
天霸弟弟沒辦法,只好吩咐人射了幾支箭上去,箭上綁了些紙條,口氣生硬地讓李乾順趕緊出來拜見天朝來的王爺,否則明日一早,天朝大軍便要把曲陽城夷為平地。
天黑了下來,李乾順在自己的府邸中看著那些字條,抖似篩糠。
“天朝的王爺?是誰?宋朝好像也沒幾位王爺,他們來交趾做什麼?”
李乾順的家人哭求著他趕緊跑,說什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漢人的文化他們還是懂的不少的。
但李乾順也苦著臉道,“跑?往哪裡跑?去升龍城嗎?李乾德能容得下我嗎?去別人那裡?那不照樣是寄人籬下?
曲陽城就是我的青山,沒了這座青山,我還燒什麼?眼下是火燒眉毛才是真的。”
他考慮了好久,才下了決心,出城去拜見大宋的王爺,哪怕卑躬屈膝地求饒,也不能沒了這點根基。
楊懷仁聽到天霸弟弟的回報,其實也沒有怪他的意思,忙吩咐開飯,天霸弟弟是最不能受餓的,再說這個點也確實到了飯點了。
黃公公自然也不怎麼在意,只有吳大人心中不快,又要自己親自出馬。
楊懷仁攔下他來,拉著他一起吃飯,還沒想好拿什麼話勸他呢,外頭士卒來報,李乾順已經到了碼頭上了,他要求見宋朝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