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公公想到這裡,忍不住也在想車廂裡的孩子,他同樣是七八歲的年紀,很可能不久之後就會登基為帝。
可蘇公公發愁的是,這麼小的孩子雖然可以繼位為帝,卻不能掌控整個朝堂。
到那時候,估計又是某位太后被請出來垂簾聽政,如果是這樣,那這個孩子邊走上了趙煦的老路。
可蘇公公抬頭看見其那邊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的楊懷仁,忽然又覺得這次的情況,應該會換一種走向。
宮中的兩位皇太后,似乎都不是貪戀權力之人,向太后一生謹慎,加上高太后的下場不怎麼好,向太后應該會潔身自好的。
另一位朱太后,不論是智慧還是影響力,似乎都不足以讓人信服,哪怕她有心,也不會有人把她當做一回事。
垂簾聽政的事應該是不會發生了,可這並不代表這個孩子就不會重蹈他父親趙煦的覆轍。
朝堂上的幾位大佬,哪一位都不是好相與的,而且也別忘了眼前的楊懷仁,他手握兵權,便更不是個安分之輩。
蘇公公一直覺得趙煦對楊懷仁太過信任了,這種信任有點沒來由,更是顯得太過分。
雖然到目前為止楊懷仁一直表現出對趙煦的忠誠,也一次次的解救趙煦於危難之時。
可蘇公公就是無法那麼信任楊懷仁,他覺得,但凡是人,在權力的誘惑面前,都無法保持一顆平常心。
他甚至想過,如果他不是一個閹人,連他都會對權力產生一種病態似得渴望。
那將來楊懷仁要扮演的角色,就很值得人深思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幾乎是肯定的。
甚至,蘇公公內心裡有點害怕,楊懷仁手握權柄之後會努力經營,等他完全掌握了朝堂和軍方兩邊的權柄之後,會越過皇帝成為新的皇帝。
可眼下這種事,蘇公公也只能想想,卻絕不敢說出來,看看身邊那些兇悍計程車卒,怕是他說錯了哪怕一個字,就立即要人頭落地。
百姓的歡呼聲越來越大,京城的百姓還真是好事,躲起來的時候都躲的沒了影兒,湊熱鬧的時候更少不了誰。
當隊伍走上御街,便遠遠地望見巍峨的宮城了,寬闊的御街上圍觀的百姓更多,雄壯威武的隊伍讓人又敬畏又讚歎。
蘇公公也漸漸放下了心中的驚慌,他自己覺得很好笑,他一個閹人,考慮那麼多事情幹嗎?
他這樣的人的命運,從他們做了太監的那一天起,就已經註定了,順應局勢則生,違逆局勢則亡,他又有多少選擇呢?
蘇公公內心裡覺得可笑,有些事,他還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了,可無論他怎麼急,又能有什麼用呢?
看見高聳的宮牆,蘇公公也漸漸想開了,這世上的道理千千萬萬,可眼下對他來說,只有一條最是恰當不過。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還是多替自己的將來考慮考慮,難不成趙煦駕崩了,他要去陪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