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並沒有那麼做,也數次表明了他的態度,甚至讓趙煦覺得,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皇帝這個位置。
他手上權力雖大,卻從來沒有濫用,對於外敵的仇恨,似乎又比誰都更強烈。
而楊懷仁對於生活的態度,就更是趙煦自覺羨慕不來了,這種情懷以前趙煦也不太好理解,現在似乎越來越明白了。
有的人天生就是這樣的,這樣的人雖然少,可世上也還有許多例子,這些人的思想層次,趙煦作為皇帝也自愧不如。
比起高高在上,他們更喜歡平凡卻簡單快樂的生活,趙煦現在也開始嚮往這樣的生活了,當皇帝對他來說,越來越像是人生的負擔。
只是他沒有選擇,生在帝王家,命運從一下生開始就註定了。
如果只看眼前,趙煦也是認命的,無論他如何悔恨都是無濟於事的,走到這一步也怪不得別人,全都是他自作自受。
所以他現在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讓大壯能好好生活下去,也能找到一個辦法來彌補他對孟皇后所做的一切。
他也只能寄望楊懷仁將來能傾盡自己的所有去保護大壯,扶持大壯安穩的坐在皇位上。
這一點趙煦是看好的,這也許是少數不多的幾件讓他有信心的事情了,就算大壯不是楊懷仁撫養長大的,楊懷仁也會這麼做。
加上這層關係,楊懷仁便更會不遺餘力,至於楊懷仁會不會變成一個權臣,趙煦也懷疑過,不過他也管不了了,總不能死後變成厲鬼留在宮裡不走,一直守著大壯。
再大的權力在生命變得脆弱的時候,也會顯得無計可施,趙煦就是這種感覺,有時候他都搞不懂他在最艱難的時候急召楊懷仁回京,是因為權力還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情誼。
他知道楊懷仁是個重情重義的人,所以他可以把放權給楊懷仁,也把他的生死存亡交到楊懷仁的手上。
既然如此,那他也就不那麼擔心他死後的事情了,既然楊懷仁現在都一直忠心,再考慮將來他不在了之後的事情,那就更是多餘的。
就這樣吧,淚眼朦朧的趙煦燦然一笑,衝眾人揮揮手,“朕累了,你們下去吧。”
眾臣施禮告退,該幹什麼的幹什麼去,當然每個人心裡也在擔憂,趙煦這麼急著立儲可以理解,可立儲之後會發生什麼,他有心理準備嗎?
他們偷瞧了一眼楊懷仁,也在懷疑,楊懷仁能不能保護未來的太子殿下,就算能安然度過未知的混亂,那將來楊懷仁又會不會成為新帝的威脅呢?
他們更多的考慮的還是自己,包括自己的家族在這件事之中的得失,他們能得到什麼,或者失去什麼,也許是更加家族繁盛,也可能是百年基業毀於一旦。
所以他們要好好考慮清楚,應該怎麼做,又要如何站隊。
楊懷仁望著大壯,不知是不是就這麼轉身而去,大壯從來沒離開家在外邊過夜,現在讓他回家顯然已經不可能了,那他會適應將來的生活嗎?